logo
logo
永贞堂 > 永贞书院 > 道学 > 道学研究

老子思想的自然法思想
2024-02-05

     在中国,“自然而然”的思想由来已久。顺乎自然的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当是老庄哲学。与亚里士多德明确某事物从定义出发不同,老庄哲学中的名词往往有多方面的涵义。这在理解老庄思想并引用到环境伦理学讨论时是需要注意的。

老子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的代表作《道德经》里,到处体现了“法自然”的思想。比如,他观察到自然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认识到“上善若水”,“物极必反”,“不争而善胜”。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实,他进而思考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通俗地讲,如何师法自然进而“消解人类社会的争纷”(陈鼓应,2007)。

消解一词,实际上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消除,最好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消于无形,所谓“防患于未然”;一是解决,问题出现之后如何处理。老子的思想在有些方面与曾经在中国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由主义很接近,有些方面经转义后又与现代的遵从自然规律接近。不同的阅读者可能读出不同的内容,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但也是被引用时容易引起争议的。

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需要放到他那个时代,理解老子的思想也需要置身于他所在的时代。这个过程容易让人疑惑,但唯如此才可以真正地理解老子。

老子的书是给谁看的?从当时的知识分布看,普通大众掌握的知识很少,再看《道德经》中的表述,可以认为这部书是给当政者看的。明确了这一点,道德经中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老子的哲学思想集中在“道”上,从他对道的描述看,道是一种用现代语言描述为“规律”的东西,它听不见,看不着,没有具体的形状: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从时间上说,没有之前没有之后,永久长存: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是在对立的状态中转化的,当某事物发展到一定的极限状态时,就改变了其原有的状态,而转变到其对立面去了: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注意到这话是对统治者所说的,我们就可理解,在国家发展顺利的时候应当注意可能出现的不顺利,而在不顺利的时候则应当看到困难之后的发展。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观点,对应到人类社会上,就是采取一种抑制财富过度不均的做法,对应到生态系统上,就是要维持一种相对的平衡。既不能让某些物种过度地泛滥,也不能让某些物种濒于灭绝。

当人类在人口数量上,在对大自然的支配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时,我们应当看到危机已经出现。如果说,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是大自然运行规律的必然,那么老子的话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可怕的未来。物极必反,人类空前的大繁荣意味着伴生的大灾难。不管老子的话是否危言耸听,反思人类现在的行为总是审慎的、理智的。

罗素认为,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在于审慎,或者说深谋远虑(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2003)。文明人愿意为了将来的快乐,而忍受目前的痛苦。巴库斯的崇拜者则是对审慎的反动。巴库斯成份使人们在肉体和精神上得以恢复被审慎所摧毁的强烈感情,觉得世界上充满了欢愉和美,进入所谓“激情状态”。人类同时受到审慎与激情的左右,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巴库斯的成份,生活便没有趣味;有了巴库斯的成份,生活便有了危险。审慎对热情的冲突是一场贯穿着全部历史的冲突。

这样看来,老子的思想无疑是缺乏巴库斯的成分,而更多的是审慎了。

卫星上看地球,那是一个蓝色的美丽的星球,蓝色的海洋上点缀着白云。再放大一些看,你会看到沙漠,戈壁。以我们的常识,知道那里不适合于人类居住。再放大看,你会看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城市周围是斑斑点点的乡村。在我们为人类的文明自豪的同时,你是否注意到,人类的痕迹几乎遍布了这个星球呢?那么其他的动物呢?

在平原,我们控制了大多数的水源,那本应是与其他的动植物物种共同分享的。我们人为地减少了某些植物的生存空间,比如大量的森林被毁,相应减少了某些动物的生存空间,只为更多的人能够得以生存。在高山,我们开采各种矿物,由此改变了地下水的分布,同样剥夺了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海洋,被认为是无穷的资源和净化场所,在向其中倾泄大量的有毒化学品的同时,又从中收获大量的海产品。

多与少,在老子看来是伴随的、相对的。如何达到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平衡,首先需要界定“余”与“不足”。从目前的生态科学的知识来看,地球生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这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生物多样性应当是“不足”,而人类的欲望以及由此带来的过度的经济消费是否属于“余”呢?

在老子看来,“自然无为”是人们应当效法的。“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与本章的“自然法则”的“自然”在内涵上有交叉,但又不完全一样。老子是对当政者进言,所以劝当政者要顺应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发展,而不应当以人为的意志强迫和制约它。或者说,事物的发展本身有其规律性,不可强作妄为。

这种顺乎事物发展自身的规律而不加人为干预的观点对于目前环境问题的科技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不主张人为地干涉自然,而主张让自然生态系统发挥自身的潜在的能力去修复自身。事实上,对于许多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只要人类停止进一步恶化它,给系统本身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大量的生态系统是能够自身修复的。尽管这样做不一定能恢复到原先未被破坏的状态。中国2003年1月20日开始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到2008年1月20日已经5年。从效果上看,生态系统得到明显的恢复(林剑平等,2010)。东北频繁出现的野生虎捕食家畜的报道(解焱,孙全辉,2009),杭州西湖风景区频繁有野猪出没的新闻(邵子江,2007),都说明以前消失的食物链正在重新出现。

关注了解更多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006号诺德金融中心33楼B-C室
Room B-c,33/F.Noble Conter, No.1006 Fuzhongsan Road,Futian District,Shenzhen,Guandong,China
T:0755-83332980
E:info@yongzhentang.com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了解更多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