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

 

【创作经过】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陶氏认为《本经》自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热交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等问题,于是给予整理、作注。又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与《本经》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写《本经》与《别录》的内容,名之为《本草经集注》。本书原书已佚,现仅存有敦煌石室所藏的残本。但原书中的主要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之中见到。

 

【书本内容】

本书共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但每类之中仍分三品。又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芎劳等,治黄疽通用药有茵陈。柜子、紫草等。这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很大的助益。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用量、服法、药品真伪等与疗效的关系,均有所论述。本书问世后有很大的影响,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

 

【评论】

南朝博物学家陶弘景把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搜集起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另一次总结,整理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共得药物七百三十种,书中,他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分类的新方法。首先把七百多种药分为草、木、米食、虫兽、玉石、果菜和有名未用等七类,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陶弘景还首创治疗性能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例如,祛风的药物有防风、秦艽、防己、独活等,就归在同一类。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治疗参考,对医药的发展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术价值】

1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2 对药物的形态、行为、产地、采制、剂量、真伪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强调产地和采制方法与疗效的密切关系。

3 首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防风、防己、秦九、川芎等。

4 考定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规定了汤、酒、膏、丸的制作规范。

5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关注了解更多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006号诺德金融中心33楼B-C室
Room B-c,33/F.Noble Conter, No.1006 Fuzhongsan Road,Futian District,Shenzhen,Guandong,China
T:0755-83332980
E:info@yongzhentang.com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了解更多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