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永贞堂 > 永贞书院 > 地域 > 赣文化

赣文化—文化人物—刘辰翁
2022-01-26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吉安)人。南宋末期辛派词人中成就较大的爱国词人。


  刘辰翁生活的时代,正当宋、元交替之际。他出生的第三年,长期和南宋对峙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即为崛起于北方的蒙古贵族统治者太宗窝阔台所灭。蒙古贵族统治势力强大,对南宋造成了很大的军事威胁,加剧了民族矛盾,使南宋朝廷的处境更加困难。加上赵的昏庸无能,一切听任奸臣贾似道的摆布,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景定三年(1262),廷试对策,辰翁极言:“济邸无后可恸,忠良残害可伤,风节不竞可憾。”都是针对贾似道而发的。辰翁虽然赢得鲠直之名,却被置于丙等,还几乎为贾似道所害。他深知将不容于权要,又不愿同流合污,于是托辞亲老,请为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等知道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相继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他都固辞不就。宋亡之后遂不复出,甘居淡泊,专心著述。尽管如此,他仍然发出象杜甫一样的“我亦每饭不忘”君的呼声,眷怀故国,鄙弃新朝。他的高风亮节,赢得时人及后世的推崇。和他同时的张孟浩赠诗云:“首阳饿夫甘一死,叩马何曾罪辛已。渊明头上漉酒巾,义熙以后为全人。”


  辰翁尝刻一印章,文曰“三代人物”,这是他以古代高士自许的表现。张孟浩说:“刘辰翁作《宝鼎现》词,时为大德元年,自题曰‘丁酉元夕’,亦义熙旧人(指陶渊明)只书甲子之意,其词……反反复复,字字悲咽,真孤竹、彭泽之流。”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连创作实践,也是如此。


  辰翁的诗词,绝大部分是感怀时节,悼念故国之作。诗如《苏李泣别图》,颂扬苏武,惋惜李陵:“事已矣,泣何矣?苏武节,李陵诗。噫!”元末人陶宗仪评为“痛快、严峻、抑扬、感伤”,颇能得其旨意。《送李鹤田入浙、赴赵春谷招》诗中,“行人点点过汴宫,空馀艮岳一拳土”二句,表现了诗人极度凄楚的心情。


  表现民族气节、爱国思想的有《六州歌头.乙亥二月,贾平章似道督师至太平州鲁港,未见敌,鸣锣而溃。后半月闻报,赋比。》全词所写,尽是冷嘲热讽,淋漓痛快,读后令无限愤恨。


  德佑二年(1276),伯颜率军攻陷临安。景炎二年(1277),辰翁作《永遇乐》,序云:“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又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时临安已沦陷二年,南宋大部分土地相继陷落,只剩广东一隅,看来难以支持下去,大有“江南无路,鹿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之叹,这就是作者所谓比起李清照来“悲苦过之”的地方。


  宋亡后,辰翁有一首写亡国之痛的《柳梢青》,词云:“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这首词,倾吐了诗人对故都汴京的怀念;对身伏山中,家人离散,处境凄惨的回味;特别是对临安陷后,爱国志士逃往海上,仍奋力抗击,直至殉国的坚贞操持的钦敬之意!


  辰翁的著作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批评。他曾先编、批点自汉、唐迄宋代诸大家诗文。《四库全书》著录的有《评点班马异同》、《评点王右丞集》、《评点李长吉诗歌》和《放翁诗选后集》等。一类是文学创作。他的门生王梦应称为“韩欧后,惟先生卓然秦、汉巨笔”。所著《须溪集》原有百卷之多,可是在明代就已很少见到。韩敬选订晚宋诸家之文,“尝以不得辰翁全集为恨”。今传《须溪集》十卷,系乾隆时四库馆臣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又有《须溪四景诗集》四卷。


关注了解更多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006号诺德金融中心33楼B-C室
Room B-c,33/F.Noble Conter, No.1006 Fuzhongsan Road,Futian District,Shenzhen,Guandong,China
T:0755-83332980
E:info@yongzhentang.com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了解更多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