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什么是中庸?
《中庸》本是《礼记》里面的内容,据说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后来,朱熹把《中庸》《论语》《大学》《孟子》并称为四书。中庸思想也成为了儒家做人做事秉持的主要态度。
可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中庸这种观念嗤之以鼻,以为中庸就是遇到事情做老好人,不得罪任何一方,毫无原则,不思进取,只想着息事宁人的消极态度。
其实,这是对中庸最大的曲解。
那什么是中庸呢?
朱熹曾经这样说过:“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意思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时候做到恰到好处,既不偏执一方,更不会过于激进,保持平常心,知道适可而止,这才是对中庸正确的理解。
第二、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中庸?
记得老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认为,老子所说的这句话也是在表达中庸之道。治理一个国家就像烹饪小鲜一样,你一定要懂得把握好火候,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不能躁,而应该要刚刚好,这样烹出来的味道才好。
但是,你怎么知道怎样的火候才是刚刚好呢?大家都知道,这肯定不是一次两次就懂得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不断改进,不断总结,然后才能得到规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想做到中庸,同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去增长我们的智慧,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才有可能做到。
那怎样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呢?这就好比佛家所讲的你就要学会去观照。观照什么呢?观照你的念头,观照你的行为,观照世间万物的真理。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约束自我,懂得持戒,懂得忍辱,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庸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圣先贤留了很多宝贵的智慧给我们,可惜现在很多人过于浮躁,很难静得下心来去好好地研读一本经典,实在是大大的浪费。
其实,当你真正用心去看圣人们的经典著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正在与古人聊天,你现在所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