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泱泱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尤为重要,从一撇一捺的汉字,到喜闻乐见的戏曲,无一不是古人的智慧。
可如今社会,汉字仍在,戏曲却逐渐与时代脱节,走向没落。相较于阳春白雪的戏曲,人们更偏向于随时可看的情景剧。
科技的革新也让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可仍有那么一批人,他们不辞辛苦不求回报,将戏曲代代相传,不求名利,只求戏曲“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戏曲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古代时期,雅乐戏曲便是人们娱乐的方式。由此,戏曲承担起教化娱乐的重任。地方剧种层出不穷,多达二百余种,黄梅戏便是其中之一。
随着时代发展,戏曲由盛转衰,地方剧种十不存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黄梅戏如雨后春笋便萌芽求生,最后发展成现存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黄梅戏又名黄梅调、二高腔,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末年间形成戏曲雏形。起初它只是流传于乡间的小戏,多为口口相传的采茶歌,后来才吸收各家所长,逐渐演变成唱腔唱词皆有考究的黄梅戏。
黄梅戏的起源地众说纷纭,汤金城在研究黄梅戏时认为“戏因县名”,黄梅戏应当起源于湖北黄梅县。
为此他发表《黄梅戏与黄梅县》,最有力的证据便是《宿松县志》中记载“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这也是黄梅戏三个字**次出现在历史中。
廖理男学者认为,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宿松。安徽宿松与湖北黄梅县毗邻,他认为黄梅戏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因为安徽宿松人口口相传。
明朝时期,安徽百姓便开始演采茶戏,且宿松县内发现了黄梅戏的楹联。“送一盏香茶,又何必东阁饭情,西楼吃醋”。这也是人们发现的最早的楹联,故此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戏曲词典》中则说 “黄梅戏, 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 源于湖北黄梅一带采茶歌”。总之,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地,众说纷纭。各有说法,各有证词,至今已经无从查究。
明朝时期,黄梅戏仅仅是采茶歌、山歌,这般张口即来的小调,清朝年间以民间生活为题材,逐渐发展成独角、小三、三打七唱等阶段。
可此时各种剧种百花齐放,黄梅戏出场时日尚短,无法登大雅之堂,只在民间流传。清朝乾隆年间,南方沿海地区水灾频发。
为求谋生,人们便背井离乡,沿途演唱。在此过程中,沿途众人开始学习演唱,黄梅戏便慢慢传播入平原地区,取其他地方剧种所长,演唱形式也越发稳定。
可就在黄梅戏恣意生长时,乾隆五十年发布的《禁秦腔》却将其打回原形。
《禁秦腔》中说“嗣后城外戏班,除了昆、弋两腔仍听其演唱外,其秦腔戏班,交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现在本班戏子概令改昆、弋两腔,如不愿者,听另谋生理,倘于怙恶不遵者,交该衙门查拿惩治,递解回籍。”
在此时期,不止黄梅戏,各种戏曲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有的甚至就此销声匿迹。
此后,黄梅戏专注发展自身,不再专注于民间小事,开始将唱词打造的戏剧性,小生小旦小丑三小戏、三打三唱便应运而生。
这样的演唱形式,民间百姓爱听,但文人雅士却避之不及。黄梅戏仍然没有摆脱唾骂声,程演生曾说“今皖上各地乡村中,以江南亦有之,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戏极淫靡,演来颇穷形尽相,乡民及游手子弟莫不观之”。
由此可见,当时的黄梅戏,认可度并不高。
抗战胜利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发展,戏曲开始逐渐复苏,黄梅戏也在此时逐渐恢复元气。
1953年,地方响应号召在安徽合肥建立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开始由民间小戏演变成官方认可的地方剧种。黄梅戏也从散乱的班子,发展成正规的班底。
在大环境的加持和官方的支持下,艺术家们不负众望,创作出了更好的作品。脍炙人口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也在此时产生。
单单有政策支持还远远不够,黄梅戏的发展还需要大众的支持。为传播黄梅戏文化,安徽省每年举办黄梅戏艺术节,让热爱戏曲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品黄梅戏。
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黄梅戏自成一派,成为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改革开放后,老艺术家痛定思痛,他们知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故他们在发展黄梅戏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批热爱戏曲的人才,将黄梅戏发扬光大。
电视、电影的出现让黄梅戏又迎来新的挑战,为了让年轻人了解黄梅戏,它又被改编为电视剧,其中较为出名的便是《董永与七仙女》。
1956年,上海电影又将《天仙配》改编成电影,该电影由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一经放映便引起一阵热潮。这股东风甚至刮到了海外,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1997年,安徽政府打出“打好徽字牌,唱好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将黄梅戏的发展推上顶峰。
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保护性措施,让大家意识到保护黄梅戏的重要性。此后,黄梅戏也陆续登上春晚的舞台,引起各界的关注。
黄梅戏虽没落过,却从未被放弃过。在发展过程中,它一直在顺应历史潮流,从未被时代抛弃。先辈们孜孜进取,艺术家们不断创新,让黄梅戏绽放出属于它的色彩。
从唐朝一路走到现在,黄梅戏不光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人更愿意在荧屏前看电影、电视剧,不愿将目光放在戏曲身上,这便是黄梅戏遇到的又一难关。能不能渡过此次难关,关键便是在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