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永贞堂 > 永贞书院 > 地域 > 徽文化

桐城掌故之民俗
2024-03-07

拉饭习俗

旧时桐城山区少水田,粮食以小麦、玉米、山芋等为主,大米显得珍贵。山里人待客热诚,每逢客至,总要热情劝客人多吃饭,长此以往,相沿成拉饭习俗。解放后,随着山区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拉饭不再是仅仅让客人吃饱肚子,而已成为一种逗乐行为。

大凡家里来有贵客,特别是新亲、稀客,一般都要极力劝饭,甚至抛饭取乐。席间不兴劝酒,极力劝饭。劝饭者多为姑娘、小媳妇们,她们不仅巧言善劝,且有一手抛饭绝活。不管客人如何防备,她们都能趁客人一不留心的瞬间,于一米开外处将饭准确地抛入客人碗中。按乡俗,盛在碗里的饭一般不能剩留,客人既要吃掉碗里的饭,又要时时提防再有饭抛来。抛与防之间,斗智斗巧,场面十分热闹有趣。

除山区外,县内不少乡村也有拉饭习俗,但仅在招待新姑爷的宴席上拉饭。新姑爷初到丈人家,村里姑娘、嫂子们轮番盛饭,硬要新姑爷吃下去。碗里上为米饭,下为辣椒糊,往往辣得新姑爷大汗淋漓,连声告饶,以此为乐。

乡村宴规

宴请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宴请时,从设席、坐席、上菜到散席都有一套非常讲究的规矩。

农村宴客多用方桌,四方设座。按桌缝可摆为横端、直端两种席,乡宴多用直端席,直端席桌缝顺堂屋轴线,共坐十人。进门靠右一方上首为一席,下首为三席,一席对面为二席,三席对面为四席,上方为五、六、七席,下方为末席,俗谓“脚肚子朝大门”。末席右端的席位为末座,是陪酒者的座位。婚丧喜庆等大型宴席,数桌同开时,桌席又有主、次之分。一般以位于中堂最里面的一桌为主席。

坐席时,多要谦让别人坐上席。即便是被宴请的主客坐上席,也要推辞一番才落座。在来客不分主次的宴席中,人席者也都能主动依据年龄、身份以及与主人的亲疏关系等拉席让坐,体现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宾主有致的传统古风。

乡间延席以鸡、鱼、肉为主,称为“三牲席”,一般十五至二十碗。桐西地区普遍用盘子,七八盘、十几盘不等。菜分道数,依次为冷盘、热炒、清炖,一般最后上圆子,寓“圆满”之意。席间,头儿杯酒须执壶者或陪客者先请,俗语云:“东不请,客不饮”。酒过三巡,主人开始按席次依次敬酒,并招呼大家“无菜寡酒,但要多喝一蛊。”一般宴席上都劝酒,觥筹交错,尽欢方休。席间先吃毕放碗者起立举筷,遍告同席人“慢慢吃”。陪客者须等客人吃毕才能放碗。

建房上梁习俗

旧时民间建房,动土、上梁、进屋等主要程序,都要请阴阳先生择定吉日良辰。其中以“上梁”最为讲究,场面隆重热烈。民居屋架结构中,正屋正顶一根桁条为“栋梁”。一向被人们视为镇屋之梁而倍加重视。上梁就是指上这根桁条。上梁前先祭梁,主人摆上鸡、鱼、肉“三牲”供品,主持祭梁的木匠师傅筛酒祭天、祭地、祭八方神灵,然后捉起准备好的大红公鸡,用斧头砍断鸡颈,边念赞词边将鸡血洒于大梁上,称作点光。,梁上贴红纸,上书“上梁大吉”四个大字,再覆以红布或红被面,系上两条大糕(喻步步高),由瓦木匠扛梁登梯。随着扛梁人一步步登高,家主燃放鞭炮,木匠唱赞词,如“下有金鸡叫,上有凤凰啼,此时正是上梁”等。家人、亲友和围观者齐声“接口彩”“好!好!”大梁升到堂屋脊上并×好后,瓦木二匠将主人准备好的“梁粑”糖果、香烟、糕抛撒到围观的人群中,称为“抛梁粑”,并又一次大唱赞歌。大人、小孩边应和,边在地上抢拾。此时,爆竹飞炸,人声鼎沸,气氛达到高潮。

凡做屋上梁,亲朋好友都送礼庆贺,礼品一般有挂面、大糕、被面(称“送红”)、中堂、条幅等。现时送礼,除传统礼品外,一般还送电风扇、吊灯、大匾、香烟和礼金等。

商家习俗

旧时店家开业,均择吉日良辰,贴对联,挂彩绸,放鞭炮,以祝“开张大发”。开业之日,,忌赊欠,忌泼油,忌吵架,忌打破碗盏什物等。开业后头一二日出售的货物均低于市场价,以招徕顾客。顾客进门,不论购物与否,热情接待,为的是“买卖不成仁义在”,赢得来日的“回头客”。每日清晨开门之前,商店的老板都要先拿算盘向上晃动几下,再拨几下算盘珠,用鸡毛掸子掸去柜台灰尘;中药铺的掌柜不仅要拨弄算盘,掸掉灰尘,还要捣响碾药的铜臼;鞋帽店的老板拿布甩子、弹子抽打鞋帽上的灰尘,整理鞋盒,再将鞋、帽都上下倒腾一下,以取开门就有顾客来挑选鞋帽之意。开门后的第一笔生意必须做成,否则视为不利。

每年岁首,商家一般都于正月初四或初七开门做生意。初四寓“四季进财”之意,初七则取意于“七上八下之说的“七上”之意。第一批顾客到店,用特别优惠的价格做成一两笔生意就关门。开门之日只下两块铺板,以后逐日加下一块,最后一块一般留到二月初二才下。

新店员初入店铺称“学生意”。先置办拜师酒,写技师帖,方成为“学生意”的小伙计,也称“小把戏”。店家辞退伙计也有其独特的方式。每年腊月二十三、四,老板请伙计吃一顿满工饭。席间,被老板批评者可留用,被老板把盏敬酒而恭维者,或被推坐首席者,则为辞退的对象,饭后,应自动卷铺盖离开。

船家禁忌

旧社会,船民以船为家,日守滩头,夜宿孤舟,俗有“行船跑马三分命”之说,故船上禁忌颇多。船头是船上神圣之处,受到格外敬重。妇女上船不得自船头经过;男人不得向水中小便。帆与“翻”谐音,为避讳称为“篷”;盛音“沉”,故盛饭谓“装饭”;桅杆谐“危”,故叫“将军柱”;若船上有方姓者,称其姓为“拐里弯”;称船主为船老大,而不叫“老板”(捞板)。为图吉利,船上主要物件均以十二生肖代名:幔子叫“老鼠”,葫芦叫“猴头”,缆索叫“狗脑”,船头叫“龙头”,锚枕叫“虎口”,力索后段叫“狗尾”,舵牙叫“牵牛”,插栓叫“鸡冠”,船头部叫“猪嘴”,篷上竹杆叫“兔耳”。此外,船上器具忌用桑(谐丧)、槐(谐坏)树制作。

育秧与“开秧门”

农家向以时令安排农事,每年“清明”前后,便开始忙于浸种催芽。他们将浸泡的稻种装进用稻草包成的“稻捂子”,窖于室内专为育芽所挖的地窖内,待稻壳破胸露芽后,即抛撒于秧田里。撒种前,农家主妇都要有意识地将芽稻留下少许,磨粉做粑,试其味是否甘甜,以预测年成的丰歉。秧苗长到四寸许即行移栽,第一次下田拔秧称“开秧门”,须烧香纸、放鞭炮,祈求土地神保佑五谷丰登。旧说秧是“神仙草”,妇女不得下田插秧。输送秧把,忌直接传递给插秧人,须向田中掷撒,既不能甩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从别人头顶上经过。否则,认为不吉利。第一天插田,须先用右脚下田,右为顺,左为反,右脚先下田,以示风调雨顺。插秧有“两不”,一是当天拔的秧当天插完,不留过夜,叫“不插隔夜秧”;二是必须插完整块田才能收工,叫“不插破田”。插秧是农家的大事,农村多采取互助协作方式,并在每年开始插秧之日,宴请有协作关系的亲邻,表示团结互助,预祝丰收。育秧插田习俗,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如不准妇女下田插秧已变为妇女多成为插秧能手;“开秧门”时烧香祭神已除,但仍有热烈喜庆的鞭炮声。

丧葬礼仪

旧式丧葬礼仪多陋习,崇尚迷信。当病人弥留之际,被扶起“穿上路衣”,抬坐椅上,家属环跪“送老”。病人咽气后,焚烧上路纸钱,遣人讣告亲友,设灵堂,行守灵、吊丧礼。亡人安放于门板上,遗体沐浴穿上寿衣后,择定时辰入棺、封棺。人殓礼仪完毕,则出殡厝放(有的地区为图死者“入土为安”,兴速葬)。出殡时,前有幡障,中为灵柩,琐呐锣鼓随后,沿途抛撒黄表纸。出殡后,丧家大摆筵宴招待宾客。自死亡之日起至四十九天止,每隔七日一祭,俗称“荫七”。七日内,孝子不理发,不修面,谓之“养孝”。后逢百日、周年仍举行家祭。

人死周年或三、五载,举葬之家便请阴阳先生择定山场和安葬日期,将死者归葬入土。过去,人们认为先人墓地的风水好坏,将影响后代的盛衰,故葬前选择坟地,颇讲究风水“龙脉”,一些富足之家,往往不惜千金以求一土。安葬时,由“孝子”先挖三锄,再由土工深挖,名为“开穴”,“穴”成燃稻草和芝麻秸,叫“暖井”。尔后按择定的时辰移棺入穴,名为“下字”,覆土筑平后用石灰、糯米稀做“坟伞”,表层堆土为家,立碑为记。

建国后,丧礼中的迷信成份逐渐革除。50年代起,机关干部职工病故,开追悼会、戴黑纱、佩白花以示悼念。农村中仍为旧式丧葬,但仪式从简。1975年始,县内推行殡葬改革,干部职工死亡多实行火葬。死者由殡仪工为之洗浴、整容,然后安放于殡仪厅。生前亲朋好友前来向遗体告别,单位主持召开追悼会,死者亲朋、同事、单位送花圈表示悼念。追悼会仪式结束后,遗体随即火化,骨灰入盒葬于墓地,立碑为记。

人生一“克”三十六

桐城西乡一带,旧说三十六岁为人生一“克”,难以度过。为逢凶化吉,因而有送“三十六”的习俗。男、女三十五岁时,其至亲好友,一般都携带礼品前来送礼。礼品有白鸡、白衬衫、新裤带以及挂面、糕点等等。主人家必设宴热情招待。当年除夕之夜,男、女受礼者穿白衬衫,食至亲送来的白鸡,鸡毛则掩埋于三叉路口,让千人踩、万人踏,据说这样即可“白白”(平平安安)地度过三十六岁这一关。

婚嫁礼俗

旧时婚嫁仪式繁琐,一般有订婚、迎娶、回门等主要程式。首先是请媒人至女家提亲,女方同意议嫁,男家再去求婚,呈上男方生辰八字。女家请人占卜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则允婚,并择吉日去男家相亲,看其人貌、家境和才学,满意即留下吃“成事酒”,订立婚姻。迎娶前,男家选定日子通知女家,如女家应允则吉日照此。若认为此日不佳,则告男方另择佳日。结婚之日,男女双方各设宴请客。男方发轿至女家,有撰贴轿联之俗。花轿忌空,须坐两个男童,谓之“暖轿”。起轿时娘家放声“哭嫁”。送亲时,嫁妆在前(嫁妆丰俭依女家贫富而异),花轿居中,送亲者由媒人陪同在后。花轿进村,鞭炮齐鸣,由当地有名的绅士或塾师行“退嫁神”礼。礼毕,新郎挽新娘行拜见礼,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再新郎新娘互拜。新郎引新娘步入新房,晚上男家大宴宾客。宴后,男女老幼“闹新房”。待亲友散尽,两位长辈伴送新郎入房,点燃花烛,礼赞一番,退出洞房。次日清晨,新郎须至岳家接岳父和叔伯岳父来家作客。婚后第三天,夫妇回娘家,一般当天赶回。至此,旧时婚嫁礼仪即告结束。

建国后,贯彻《婚姻法》,倡导婚姻自主,旧式婚嫁习俗渐被革除。城镇青年多自由恋爱,时尚旅游结婚。八十年代后,提倡晚婚优育,实行婚前体检。嫁妆除衣被盆桶外,还有家用电器、沙发等。办婚事以摄婚纱照、租用小汽车迎亲等为时尚,亲友常在电视上为新婚夫妇点歌祝福。农村婚姻一般仍遵从相亲、订婚、结婚等程序,仪式有所简化,自由恋爱,婚事新办者增多。,城乡时有新婚夫妇参加集体婚礼。不少青年人把婚期定在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节日,如“五·一”、“五·四”、“十·一”等。城乡寡居妇女再婚现象普遍,老年丧偶者再婚亦不鲜见。

诞生礼仪

旧时,妇女临产前,娘家送来炖熟的汤鸡及其他营养品,称“催生汤”,喻意生产顺利,母子平安。产后三天,要“做三朝”,外婆家送来婴儿贴身穿的“毛身衣”。亲友携带礼物前来祝贺,称 “送粥米”,或“祝子礼”,主人设宴热情招待。接生婆以艾叶、花椒等草药热汤洗婴,以驱灾避瘟,称为“洗三朝”。洗毕,用染红的鸡蛋搓滚婴儿周身,边滚边念祝辞。然后,将红蛋分给其他的孩子们吃。据说小孩吃了聪明伶俐。婴儿满月之日,请全福之人抱婴儿坐于堂屋中央,由剃头匠给婴儿剃发。胎发多装人小绸袋中收藏。主人须请亲友吃“满月酒”。婴儿出生一百天,举行“百晬”仪式,取百岁长寿之意。主人做“百岁粑”分赠亲友近邻。婴儿满周岁,多行“抓周礼”,视小儿首次抓取什物的种类,预测其长大后的前途及职业。

建国后,这些礼仪多有变革。八十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新法接生,孕妇入医院生产已较普遍。医院不仅为新生儿出具出生证明,还发放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卡,提供儿童免疫服务。孩子满月、百日、周岁,主人除宴请亲友共贺外,还以拍摄彩照、电视点歌等形式表示纪念和祝福。

腊 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民间认为这是百无禁忌的吉日,男婚女嫁多择此日举行,有“若要发,不离八”之说,因而“腊八节”又称“鸳鸯节”。

人们还喜欢在这一天吃一餐特殊的粥,谓之为“腊八粥”,有庆丰收、祝安乐、贺团圆之意。此俗源于佛事活动,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佛寺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香谷及果实等做成粥来供佛,后演变成一种民间习俗而风行开来。县人做腊八粥颇为讲究,多以糯米、红枣、莲子、红豆、绿豆、红丝、绿丝、桂圆肉等加糖熬成,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故腊八粥是亲友邻居邀食或馈赠的佳羹。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此时秋高气爽,菊花怒放,枫丹似火,棉白稻黄。《龙眠杂忆》记:“桐城好,(九月)九日约登高。斗个牛儿齐出马(斗牛、出马皆指游戏),买些蟹子好持螯,醉后满山跑。”旧时县人择此日聚会登高、赏菊吟诗、把酒持螯。重阳节正值乡村农忙之时,有“过了重阳节,不是风来就是雪”之谚,指的是要抓紧农时,进行秋收、秋耕、秋种。建国后,重阳节登高之俗尚存。1989年,国务院定此日为“敬老日”,各机关、团体组织人员携带礼品上门慰问老人;或组织老人旅游、登高观赏秋色。八十年代以来,县内还举办老年运动会,成为重阳节的一大景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亦称八月节。节前,亲友们互赠月饼等礼品。晚辈更要携带月饼和礼品去看望长辈,谓之“看节”。此日,家家备肴置酒,以吃板栗炒仔公鸡为时尚。晚上是节日的高潮,有“早端午,晚中秋”的俗谚。皓月升空,家人团聚于月下,食月饼,尝石榴、菱角等鲜果,谓之“赏月”。旧时,一些文人常邀密友,携美酒、佳肴泛舟湖上,仿苏子作月夜赤壁之游,以诗词唱和。那些已婚将为人母的村妇,也不甘寂寞,她们结伴到田畈、菜园“摸秋”,以此卜知腹中胎儿性别。女子摸秋,不视为偷窃,若被园主发现,园主多自行回避,任其摘取。正如清乾隆乡土文人姚兴泉的《龙眠杂忆》所载:“桐城好,村妇惯摸秋,扁豆缀檐伸手够,方瓜(即南瓜)就地被人偷,养个小狲猴(小男孩之俗称)。”解放后,有关部门常于中秋节邀请回乡的港、澳、台同胞及其家属参加茶话会,共商国家大事,共同抒发对海外同胞的思念之情。

清明节

“桐城好,祭扫趁清明。墓上烧钱呼远祖,社前携酒供新坟,界段纸条分。”这是清乾隆年间邑人姚兴泉描绘清明祭祖情景的小令。清明是民间传统祭祀、扫墓之日,凡有主坟莹皆行拜扫,外乡游子也纷纷返乡扫墓,称“做清明”,有“清明大如年”之说。旧时,清明之日,除个人祭祀外,还在祠堂内举行盛大的宗族祭祀活动。民间扫墓,一般在坟上摆三牲碗、酹酒烧纸叩拜,并在冢上插上彩纸剪成的“标子”。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节”,一般不做清明。

建国后,宗族祭祀已废.各家祭祀和游子返乡扫墓之俗仍存。干部、职工和中、小学学生,每年清明前到县革命烈士陵园和各地烈士墓进行祭扫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外,一些年轻人,常于清明前后结伴至山野游玩,谓之“踏青”。清明节也是重要的农事节日,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自此,乡村进入农忙季节。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旧时,人们或到田野踏青.欣赏大好春光;或去河边洗濯,除垢避灾;或曲水流觞,诗歌唱和;或食桃花粥、簪荠菜花等等。经过演变,尚有两俗今存。

一是食蒿子粑之俗。“三月三, 蒿子粑儿香”。蒿子粑是以在田头地边、山坡河岸采撷的鲜嫩蒿子、荠菜等野菜,掺入米粉做成,清香爽口,男女老幼均喜品尝。乡民们认为“蒿子粑能粑魂”,可以消灾祛病。这种祈求康泰的民俗心理,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

二是种瓜菜之俗。“三月三,南瓜葫芦都上山”。即三月三前后,各家各户都利用菜地、荒坡和村前屋后的闲地,广栽南瓜、葫芦等瓜菜。往昔三月三大种瓜菜,为的是“粮不够,瓜菜凑。”如今已无温饱之忧,大种瓜菜,搞好多种经营,增加经济收入。

春 节

春节是民间传统节日,最为隆重,从农历腊月持续至次年正月十五。

每年进入腊月,农户多杀鸡宰猪,捕鲜鱼,磨淀粉,扯挂面,做豆腐,购买烟酒糕点,谓之办年货;城镇居民多以购买年货为主。外地游子纷纷返乡,俗谚“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下旬,家家掸尘洗扫,干干净净迎新年。二十四日过小年。三十日(月小是廿九日)为除夕,亦称“过大年”,气氛最为隆重。这天,家家贴春联、年画、“福”字门楣。春联或购或写,不少人长于联对,所撰春联情景交融,新颖贴切,内容多歌颂国泰民安,人寿年丰,或抒怀言志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近十余年来,书画界人士于年前聚集县城中心广场,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联好字佳,成为节日一大文化景观。夜幕降临,不少人家行辞岁祭祖礼。然后,一家人围坐吃年饭,品尝满桌佳肴,互相敬酒。菜肴中有一尾整鱼不能动筷,寓意“年年有余”。长辈一般要给未成年的孩子“压岁钱”,已有经济收入的成年子女给老人“压岁钱”的现象也较普遍。是夜,厅堂屋舍灯火通明达旦,取一片光明之意。全家人围烤炭火,品茗娱乐,谓之守岁。进入八十年代后,收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乡村孩童多手持灯笼呼朋引伴,玩耍取乐。

正月初一谓“春节”,也称“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燃鞭炮,俗称“开门鞭”以庆祝“一元之始”。新年第一餐多食挂面、五香茶叶蛋和丰糕,喻意长寿、发财、丰收和步步高。饭后,邻里、亲朋、同事间互相登门拜年,互致新年问候。对上门拜年者一律待如上宾,敬茶,敬烟,请吃瓜子、糕点和茶叶蛋等,对小孩还赠以食品或红包,不使空返。近几年还时兴起电话拜年。整个节日期间,人们多走亲访友,拜年问候。社会文体活动也较丰富多彩,看戏观灯、跳舞唱歌、打牌下棋、外出旅游等,一般因人因地而异。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整个年节的尾声,人们用糯米粉做皮子,以糖、芝麻等为馅做成汤圆,或煎或煮,别有风味,寓合家团圆、和睦美满之意。俗谚“闹了元宵,吃了汤圆,才算完年。”

旧俗中,年前一般还有接祖送灶等迷信色彩较浓的活动;正月初一又还有不少禁忌,如不动刀剪,不杀生,不扫地,不打骂小孩,不向外倒脏水杂物,不提陈年老账,不能打碎东西等,以求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如今,中老年人大多还遵从这些陈规陋俗,而一般年轻人已是“新潮旧俗等闲看”了。

关注了解更多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006号诺德金融中心33楼B-C室
Room B-c,33/F.Noble Conter, No.1006 Fuzhongsan Road,Futian District,Shenzhen,Guandong,China
T:0755-83332980
E:info@yongzhentang.com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了解更多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