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永贞堂 > 永贞书院 > 道学 > 道学著作

《茅山乾元观与江南全真道 . 茅山乾元观承传与道教上清派和全真教》
2024-02-04

茅山是一座神奇而又神圣的山,称其神奇是此山并不高峻深邃,但古人言之凿凿:“勾践四世孙”越翳王“初不肯立,逃入胥山穴,国人薰出之后,”还吴会稽,又“以周宣王十一年(816)为孙诸咎所杀,”连古人都奇异的是:“不知那得远来葬此?或当有神异处也!”在这个事情发生的许多年之前,就曾有奠基周王朝的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后被称为“至德逊王”,当他知道父亲古公亶父欲传位少子季历时,因惧怕祸及己身,就和弟“弟仲雍一起,率部分周人逃往江南”,最“初逃句曲山(后称茅山)中”,他们遵从“当地习俗”,泰伯后来成为吴国的奠基者。

更早的神异还有夏禹王治水,在兹山接受群臣的朝贺!古老的历史过程中与茅山的神奇神圣,再拉近些说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09)东游会稽,刻石颂德而还,遂登句曲(后称茅山),”召李明真人于山之 “北垂山埋白璧一双,于是会餐群臣,叹曰:‘巡狩之乐,莫过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也!’群臣拜舞称寿曰:‘良为常矣!’又伐鼓考钟,万声齐唱,洞骇山泽!赞乐告兆,大小咸善。乃改句曲北垂曰:良常之山”[1];李明就是秦王朝时期在此山修道的炼士,他的隐修之地就在今天乾元观的位置,遗留后世的是著名“李明丹井”;李明在道教中被尊为“玄洲真人”。山《志》有曰:郁“岗之阿,有李真人丹井”。“昔抱朴子谓此水,与太华玉井泉味无异。遂铭曰:‘混混井泉,源通渤海;色逾玄圭,甘如沆瀣;注炼金液,保养太和;昔人遐举,饮此余波。’”[2]

到了汉代,“三茅兄弟”开发、修养山中的史实,就人所共知了:是山因“三茅兄弟”姓氏而获名;道教界尊称三茅兄弟为“三茅真君”,茅山的宫观道院都有敬奉他们的殿宇;乾元观依郁岗峰而建,“郁岗之颠有石门,”这是“茅君修持服术之境,至今产苍术最佳!”山《志》有载,“太元内传曰:‘良常西南垂,有可住处,是司命(茅真君)往时别宅,亦可合丹’。”这些史实与乾元观的兴起关系紧密,都在《茅山志》中有稽考处。茅山人至今都自豪地称兹山:“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

实际还不止于此,因为唐以后茅山薪火相传的道教事业从未间断,宋代也有数位为朝庭尊重的人物,这也是神奇神圣的内容,这些都与茅山乾元观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茅山上清派以李明隐修处为可“追玄洲之踪”的捷径。

茅山道教上清派初创时期,主要以今天已是北镇街的玉晨观位置为中心,向周边东北、东、南、东南诸方位扩展,而紧邻处的郁岗峰山上山下,都是上清派探寻活动的重要区域。终于道教上清派理清了自己的信仰体系:就是以茅山前山之阿中的华阳洞为依托,向四方辐射山中洞穴脉络,建构人间世界中既可寻觅又难深入的仙界洞府,使道教上清的信仰体系更显示出神圣神秘的特色。茅山道教是这样以“真人”、“神仙”之口来表述对山洞的认识:

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山腹中空虚谓洞庭,人头中空虚谓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所谓出入无间。盖天地之有山洞,由人身之有腧穴,神气之所行焉。[3]

郁岗峰之“良常洞”,是被作为“华阳北洞”列入整个华阳洞神圣体系的范畴来布局和思考。道教上清派认为:“良常洞为保命君所治,”是华阳“洞天北大便门也”。并以定录君(二茅君茅固)授言的方式向世人宣称:

良常北垂洞口,直山岭南行二百步,是秦璧藏处。有小磐石覆塪,李斯刻书于璧曰:“始皇圣德,平章山河,巡狩苍川,勒铭素璧。”

上清派的初创人物对这些史实,非常重视和崇拜。许玉斧为上清第四代宗师,他与第三代宗师乃父许穆,配合上清第二代宗师杨羲推动了上清派的创立。

道教对茅山的华阳洞神仙信仰体系给予了极高的推崇,著名道教人物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茅山为“第一福地”,而“十大洞天记,第八句曲洞金坛华阳天,广百五十里,则华阳良常总一洞天;而三十六洞天记:良常方会洞天,广三十里,在茅山东北,似华阳、良常各一洞天矣。”[4] 据山《志》记载:良常“洞北石坛,即许掾(许玉斧名)礼拜解化之处,《真诰》所谓‘北洞告终’是矣。”茅山道教上清派初创之时,即对郁岗北垂之良常洞非常重视,称其是李明真人成道处,封其为“良常方会之天”。而洞与泉联系紧密,前面已经提到灵宝派重要人物葛洪祖师对“李明丹井”表述的认识,道教上清派自然会更有足够的关注。

茅山道教上清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屡遭危机,但度过危机又会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许掾于“太和五年(371)庚午诣北洞告终”后,“元兴三年(405)”其子“许黄民字玄文”为“避京畿乱,乃奉经入剡中,”将上清经存放马朗、马罕兄弟处保管,这是茅山道教上清派初创之后遇到的第一次危机。最终于泰始三年(468)后,保存于马氏兄弟处的上清经籍,被勅付庐山道士陆修静(406-477)校整,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至泰始七年(471),陆修静就得以“总括三洞,为世宗师,(南宋明帝)仍勅北郊天印山立崇虚馆,建传经宗坛;”陆修静遂为道教上清派第七代宗师。元徽五年(477)三月二日陆修静解化,“勅送冠履还(庐)山,诏所居为简寂观。”孙游岳(400-490)是上清派第八代宗师,他“博学经传,拜简寂(陆修静谥号)于仙都山,教服谷精丸,居仙都四十七年,不与世接,后来茅山。简寂见而喜曰:‘迟君来,吾高枕庐山矣!’授以杨许真法,这使道教上清派有了传承。未几简寂化,诏先生主兴世馆,为嗣宗师。”他“累表乞还(茅)山,诏不允!永明七年(490)五月十五日,沐浴迁神,年九十一”岁。

孙游岳自从嗣兴世馆主后,当时的名士:沈约、陆景真、陈宝识等座下求学弟子百余人,陶弘景当时年二十余岁为(南)“齐历诸王侍读”,亦依座下“咨禀经法”。他因见当时所传道书经本模写不清,遂“博访远近而正之”。戊辰(488)年他始往茅山,但得到了上清祖师杨、许手书真迹;在庚午(490)年他又启假东行浙越之地,至会稽山、大洪山谒居士娄惠明,于太平山谒居士杜京产,在峁山谒钟义山,到天台山参访各处名僧宿道,又获得上清祖师的遗书手迹十余卷。

孙游岳羽化后,陶弘景(456-536)于“永明十一年(493)乃拜表辞职,时年三十七,遂来山称华阳隐居。” 他考察茅山形势和人文后说:“茅山”其称,是因“此山是金坛洞宫,名曰‘华阳之天’,有三茅司命之府”,所以他自号“华阳隐居”。陶弘景性爱山水,遍历江南名山,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已,有时独游泉石之间,远望者以为是仙人!他居茅山后于山中开设道馆,招揽徒众,弘扬上清大洞经箓,使茅山真正成为上清派传道基地,并使之对后世道教的传承发展,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道学领域陶弘景继承了黄帝神仙和老庄哲学的理论思想,对杨羲上清经箓道教、葛洪灵宝金丹道教、陆修静开启的南天师道,进行综合、充实、并进行改造,从而开创了道教上清茅山宗。他本来就奉儒学道,后又引佛入道,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在茅山的道观中,他设道佛两堂,隔日晨昏朝礼;他到南方游历,在浙江宁波礼阿育王塔,并毫无顾忌地受佛戒,欣然接受“胜力菩萨”之名号;他说:“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在茅山隐居四十余年,性好著述,珍惜光阴,老而弥笃。在道教史上他是继陆修静之后,进一步整理道书并卓有贡献的道教人物。他曾于梁天监年间(502-519)撰《真诰》,是道教上清派重要经典著作;该经典称名《真诰》,陶弘景说其内容均为道教神真口授;内容涉及神仙信仰,历史人物,经籍教义,养生方术。他撰《洞真灵宝真灵位业图》,分七个等级阶层,主神列于中位;第一层主神元始天王,玉清境天帝道君共29位;第二层主神太上大道君,上清境诸神真104位;第三层主神太上金阙帝君,上清太极金阙诸神84位;第四层主神太上老君,太清境诸神174位;第五层主神九宫尚书张奉,诸天曹仙官36位;第六层主神定箓真君茅固,诸地仙173位;第七层主神丰都北阴大帝,阴曹地府诸鬼神官佐88位;天上地下排列神真灵仙近700名,是等级有序的道教神仙谱系,对后世道教神学信仰影响很大。陶弘景重养生,隐居茅山多行辟谷导引之法,所以他“年逾八十而有壮容”。他著有《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以述养生之道。

陶弘景研究学问的领域非常广泛,他对社会的杰出贡献,还表现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甚至他对兵法军事等也有积极的研究和涉及。他是医学家、药物学家、养生家、天文家、艺术家、炼丹家。毕生著作二百余卷,门下受经法者三千余人。他自幼聪明,四五岁即好读书,博达多识;他的入道首先因家难,父为妾所害,对他刺激很大,直接的表现是他立志终身不娶!另一件使他胸有块垒的事,就是曾有为宰县亦仕亦隐之志,但终不遂愿。后来他于天监十四年(516初移居郁岗,“郁岗斋室,以追玄洲之踪”。他在郁岗峰前建阁楼三层,与随侍童子一人而处其上,中层居徒众数人,下层待客;他青年之时,善鞍马骑射,晚而不为;他喜欢听吹笙,也非常喜欢松这个树种,所以在庭院中遍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梁武帝即位,欣赏陶弘景的智慧才华,曾邀他出山佐政,但已无心仕途,故而不允;但朝庭每有大事,梁武帝必派专使到山中咨询;因信使往返频频,所以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的茅山入道隐修,推动了茅山道教上清派史上第一次的辉煌!考证相关史料,陶弘景驻世八十一载,约在六十余岁时“移郁岗斋室”隐修,这对后来郁岗峰下乾元观的兴起和发展意义重大!

二、李含光、朱自英推动了乾元观的兴起和发展

首先了解这样的过程:梁大通二年(528)王远知(510-636)以“弱冠师宗道先生”,进而即“宗修隐居经法”[5],遂为陶弘景座下弟子,继陶弘景为上清派第十代宗师;梁后他被“陈主召入重阳殿,特加礼敬。送归茅山”后,他居住在华阳“洞西北岭。”社会经过多年争夺天下的战争之后隋王朝建立,时封晋王的杨广镇守扬州,王远知因名望被杨广“具礼迎请”,但当晋王杨广与这位当时神仙见面时,王远知“忽须发变白”,晋王杨广因心中惊“惧而归之”。但杨广必竟是懂得反思的一代帝王,自然会知道王远知是修道有成的高道,他登基做皇帝后就没有忘记茅山道士王远知。“大业七年(612)炀帝幸涿郡(今河北涿州地方),召见临朔宫,扈驾洛阳,奉勅诣中岳修斋,复诏京师建玉清玄坛以处之。唐高祖(李渊)龙潜时,先生(王远知)密告以符命;武德中(618-626,唐李渊当政)太宗(李世民)为秦王,平王世充,因与房玄龄微服谒先生。先生迎谓曰:‘此中有圣人!’秦王乃审其实?先生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爱!’已而请还山。贞观九年(636,唐李世民当政)勅建太平观,赐田,度道士77人为侍者;”王远知驻世126岁。隋大业中(612年之后)被王远知收于座下的徒弟潘师正,先随“同法主还茅山”修道,一天王远知对徒弟潘师正说:“嵩阳乃汝修真之地,当亟往无疑!”潘师正后在嵩山发展上清派道教,为上清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授高徒司马承祯为上清第十二代宗师,但司马祖师先栖天台,被唐玄宗诏赴京都,“勅王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一日感天帝召,遂来礼谒华阳洞天,撰《贞白碑阴记》。”最终“遂徙居天台玉柱峰,以期冲举。”潘师正和司马承祯、十一、十二这二代祖师,均非驻茅山而嵩山、王屋、天台,这是茅山上清派本山的宗师缺位,这无疑是茅山上清派危机之时!茅山上清宗师缺位的情况,一直到十三代宗师李含光被诏居王屋山阳台观“岁余,称疾乞还句曲,纂修经法。”从而茅山上清派乃至于郁岗峰下的道脉有了崭新的篇章。

李含光(682-768)唐中宗神龙初(705)广陵江都人[6],23岁“以清行度为道士”[7]。他原姓弘,因避武则天之讳,易姓为李。开元末年(741)唐玄宗曾与李含光探讨“金鼎”炼丹神仙的事情,李含光客观地说:“道德公也,轻举公中之私耳!若忽道德而求生徇欲,则似系风。”[8] 直截了当的回答,使唐玄宗深觉异然!李含光被玄宗“诏居王屋山阳台观,岁余称疾乞还句曲(茅山所在地),纂修经法。”天宝四年(745)十二月玄宗签发玺书,命中使将李含光从茅山再征请至京,“馆于禁中”。皇帝想与这位高道见面,都会自觉地斋戒沐浴,然后再去请教。玄宗要拜李含光为师学“道法”,他“辞以疾”婉谢,皇帝因不能强求后作罢。当再求还山时,玄宗敕茅山上清派开创者杨、许二真之故宅地建紫阳观居住,这是今天辐射乾元观最近的位置。皇帝不仅亲费神思御制诗相送,还因其南归颁发文告:“勅丹阳郡太守林洋及道俗父老百姓等”都要知道,李含光现在回茅山“立真仪”、访灵迹、新观宇等等事情,都是今上皇帝要他所做,都是有益国家、有益社会、有益百姓的事,所以都要支持他的行为。并且勅令:“茅山中令断採捕及渔猎,四远百姓有吃荤血者,不须令入!”[9] 皇帝想“入道”李含光真无法抵制,要选择他做师傅,李含光也无法不尊从!天宝七年(748)三月十八玄宗以帝王之身,于大同殿设坛受“三洞经箓”,遥礼李含光为玄门之度师。玄宗给师傅写信说:“其祪信具依经传造足,今并投词封以付往;尊师体道之要,含光之和,清简无为,与予合志,请为弟子以前件词及祪信,投茅山华阳洞天、金坛灵府,以为明信,用证勤精。”玄宗认定李含光是“深通道妙”的高道!唐玄宗颁旨为度师李含光上尊号说:

夫有德者,尊以美号:则葛洪著‘抱朴’之称,陶君有‘贞白’之名,永言前修,事实不远;今号尊师为‘玄静先生’,以昭懿德,彰高行也。

其后李含光又曾被两诏至京,每次去了又即以老请还[10]。 国家遭遇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也没有丝毫怠慢李含光这位茅山道士。当然,李含光在茅山的庙宇中,不仅多次受命为唐王朝国运昌隆而斋戒焚修,一丝不苟地建修金箓大醮,而且他时时默祝、日日焚香,也都是为了唐王朝的国运长久。肃宗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登上九五之位,但他对李含光也表达了一如既往的尊重。一切人世的辉煌,终有大限盖棺定论之日,大历四年(768)十一月十四日李含光驻世87岁,解化于茅山紫阳观之别院;朝庭以“左玄大夫赠正议大夫”,而其道门裔系则绵延不绝[11]。著有:《仙学传略》、《周易义略》、《三玄异同论》、《老庄学记》、《本草音义》等著作。

李含光与唐王朝的互动并受到玄宗、肃宗两代皇帝的尊崇,无疑对茅山道教上清派的发展意义重大。天宝中(750)李含光隐修于“郁岗斋室”,唐王朝为他“勅建栖真堂、会真、候仙、道德、迎恩、拜表五亭;”这于郁岗峰下乾元观的兴起,更有着奠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其后茅山道教上清派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并未出现断代之危机。

继经第十四代韦景昭、第十五代黄洞元、第十六代孙智清、第十七代吴法通、第十八代刘得常、第十九代王棲霞、第二十代成延昭、第二十一代蒋元吉、第二十二代万保冲,共十代之过程一路走来。这其中韦景昭是“奉诏侍玄静先生归茅山勅建紫阳观居焉,大历初(766)受玄静经箓正传”。前面说到玄静宗师天宝间(742-756)曾感动玄宗勅令:“茅山中令断採捕及渔猎,四远百姓有吃荤血者,不须令入!”这是唐朝时茅山初“禁采樵渔猎”的事迹;时近百年,孙智清大和“七年(833)奏请重禁采捕,四时祭祀,咸绝牲牢,奉勅书立石紫阳观;”这是唐朝再予茅山中重申“禁采樵渔猎”。不仅如此,孙智清受皇家安排,还努力于“武帝会昌元年(841)召修‘生神斋’,勅建‘九层宝坛’行道,”这座坛的位置尚需考证准确的地址,但说明陶弘景齐梁时茅山中有青坛素塔,唐武宗时茅山又出现“九层宝坛”。吴法通在唐僖宗乾符二年(875)被尊为度师,僖宗受茅山“大洞箓”,赐吴法通“希微先生”号。这是从第十三代玄静李含光宗师到第二十二代冲素万保冲宗师,道教上清派在茅山中经历了不间断的十代宗师,这为茅山这座神圣、神奇、神秘的道教名山注入更多深邃的内涵。

道教上清派经历如此久的充电,伴随着第二十三代观妙朱自英宗师的嗣代,茅山道教上清派又将创造新一轮的奇迹,这与郁岗峰下“乾元观”这座道教场所的兴起有了更直接的联系,这其中第二十三代观妙朱自英宗师,是值得今天的乾元观道众牢牢铭记的尊号!宋代道士朱自英(976-1030),字隐芝,为句曲朱阳里人,宋赐国师、观妙先生之称。他生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八九岁时与其他儿童一起牧牛游戏,比赛吹曲的各种方法,有人能“卷芦吹茄,鞭角驰牛。”当轮到朱自英的时候,他从袖筒里取出竹笛吹奏,声音如裂竹,应声有白鹤从空而降,而朱自英竟跨鹤随之腾跃起舞。朱自英能吹笛致鹤的事情,传到他父母的耳朵里,更有人对朱自英能致鹤“或谓不祥,父母遂弃之入道,师玉晨观道士朱文吉。”

朱自英11岁时,真正被“度为道士”。其时丹阳(属今镇江市辖)人张绍英,后被朝庭赐号:“明真先生”者,已在茅山隐修炼养。朱自英即“偕明真张炼师绍英,扪萝上积金峰,密天市坛龕火浣而栖二人,却谷以至骨立;餐沆瀣,奔三景,修仪磷璫佩之法,以速轻举!”但这种方式惊世骇俗,一时追效者甚多。他“于是旦叠坛而夕渡江,将拜混元于亳社,礼天师以青城。”先遇异人陈铁脚,将他带到青城山中,并向他传授“金鼎九转飞精剑法”;朱自英后于安徽亳州年余时间,遇道人武抱一带同游历四方,武道人涉水“若蹈平陆”,并且对朱自英言传身授,并告诉朱自英他自己是“吾水星童子”,并告诉朱自英要“和光同尘”地处世。后朱自英回到茅山,于景德元年(1004)朱自英年仅29岁嗣道教上清派为二十三代宗师。正当他在山中潜心修道,其时京城“玉清昭应宫成,诏选名行。”朱自英被工部侍郎薛映将名报上了朝庭,于是遣使来召,他表辞不就。其时宋真宗“尚未建储,遣中使任文庆斋香设醮,”命朱自英为当今皇帝向天“奏章求嗣”。景德四年(1007)据称朱自英于茅山设醮祈天之时“章圣明肃皇后乃梦羽衣数十,从一仙官下降云:此宋第四帝!”第二年皇太子赵祯诞,宋真宗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朱自英进京,特喻使者“两至州县敦迫,(朱自英)不得已,遂受命,馆昭应宫,待遇甚渥!” 赐“国师”号。朱自英累表“请东归故乡,决心精思,心驰太空之境矣!”于是皇太后召朱自英谈话说:“山中百须,上恩许一新诸靖。”朱自英应对说:“道士当岩居穴处,勤修上法,遵保大茅司命之苦行,然可报国恩。若效西方土木庄严,非老氏慈俭之教。唯乞近山立‘常宁’一镇,为游客、行商息肩之所。”朝庭嘉许照办,即修“常宁镇”于大茅峰下西侧。大中祥符二年(1009)朱自英于郁岗“玄洲”旧隐“筑九层坛行道”,为宋王朝祈福。后赵祯即位为宋仁宗皇帝,其母章圣明肃皇太后,“追怀华阳洞天,为先帝祈嗣感应之地,”她认为:“自魏南岳以降,”到朱自英有二十三代宗师;所以明肃皇太后欲效法“紫虚故事,祈授‘毕法’。”于是“遥尊朱(自英)、张(绍英)为度、保师,赐号观妙、明真;建乾元、天圣两观,以旌师资。”宋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当政的第三年,圣母皇太后受上清箓;主导完成授箓大法会主要是:临坛保举上清大洞法师张绍英、临坛监度上清大洞法师茅山道正真寂大师蒋元吉、临坛度师上清大洞宗师赐紫朱自英三位。天圣三年(1025)四月二十三日朱自英以“上清大洞宗师”、宋“赐紫臣”的身份撰写:《宋天圣皇太后受上清箓记》,详实地记载了这次法会道场的过程,为后人研究宋代上清派授箓留下了宝贵的资料。[12]

三、元、明乾元观道教延续和明中晚期及清全真派传入发展

观妙朱自英宗师,是传奇而秉持高洁的高道,其行为难免为俗类所忌。他所在县官人称酷吏,朱自英有一次被通知参加当地官员集体的交际活动,经过这个县官的属地他“不顾而去,”县官“阴衔之!”朱自英参加完活动返回时对这个县官的面子“又不少留”,左右的随员提醒他说:“县令朝服道左,当下车一见。”朱自英回答说:“非不愿也,顾血腥,苦难近耳!”他的这种操行,当然为正直的人所敬仰,但秀出于林风必摧之!当这位高道以五十余岁并非长寿的年龄羽化,消息刚报到县衙,县令就使出了报复的手段。据称县令听到报告心里仍然十分地恚恨!他报复的方式既流氓也毒辣:“至是按负租,乃尽逐先生(朱自英的)徒弟,逃难不暇,而嘉祥异瑞为其所抑,诬以中丹毒死。”这种时候朱自英的徒众们才更明白:“九重寥廓,亦无从而达!”终于熬过了几个月时间,第二年(1031)“令去任”,“卜郁岗西麓,方隅洞之东,”距李明真人丹井若干步,高三尺,“始克葬(朱自英)反真之宅”[13]。这种特殊情况的出现,自然对刚兴起的郁岗乾元观的打击沉重!对乾元观后来的发展更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宗道教全真派的历史教案其中传递出许多信息,至今都值得教内外同好深入地思索和玩味。

北宋道教上清派在茅山的活动区域,因第25代宗师知遇宋朝哲宗、徽宗两代皇帝,而使“元符万宁宫”兴起于茅山积金峰下,使茅山道教上清派的活动中心第三次由北向南前移,道教上清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后上清派经南宋而元代,第三十八代玉海蒋宗瑛宗师元至元间(1264-1294)在鹤台涧立“玄洲精舍”斋室,亦“存郁岗古名也”;至治壬戌(1322),第四十五代刘大彬宗师“请贞居(张雨号贞居子)建外靖于紫轩”道人筑坛之处[14];这些都说明南宋至元代道教上清派在茅山乾元观仍然得到正常传承。

进入明代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明代建国之初由于茅山道教与元朝政治集团较亲密的关系,明朝庭高层对茅山上清派的政治倾向存在疑虑,所以上清派的重要的法物“镇山四宝”:九老仙都君玉印,宣和御赐玉靶剑,合明天帝日勅玉符,宗坛玉圭一笏,(呵砚一座)曾被收封内库,“洪武十二年(1369)五月十六日至七月望不雨,十六日省府奉上命赍香至山,俾宗师秦真隐、同法师陈清渊、钱庐白、徐右初等,于十八日同赴钟山七佛庵建坛,祈祷有感,二十一早谢恩:钦给原收本山印剑,表裏银两,还山镇守。”其后“明成祖(1403-1424)凡五遣官瘗简于大茅峰及元符宫”,“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颁《道藏》一藏,于元符宫建藏殿贮之。”直至嘉靖二十五年(1576)明王朝在茅山设醮,还没有道教全真派在茅山乾元观专门行道记载的情况[15]。茅山乾元观以道教全真派宫观的性质出现,是以阎祖、蓬头道人阎希言真人来郁岗,修复乾元古观并收徒传道为标志。

阎希言,又称阎蓬头。他到茅山郁岗峰下,带同徒众在观废址上,复修乾元。“建钵堂五:左曰香积厨,右曰水云居,堂后小园曰‘踵息’,横立环堂三座,曰妙元、曰若镜、曰若床。”茅山乾元观周边的形胜美妙:

东北有静室名:麟谿庵,盖鸿胪丞高君洧所创也;庵后即郁岗之绝顶!观前有庵曰:一真;有池曰:洗心,大旱不涸,其字非人间笔!池之步五,有古燕洞观、八仙石、仙桥、屏立其右,名曰:徼妙洞天。距里许即‘三吴通衢’,行人险阻;乃构茶庵,为远行者息肩之处,其名曰:甘露庵;观之大略如此。[16]

阎希言真人“顶一髻不巾栉,粗布衫而无扣,服履而不袜,疏眉丰目辅重,颐色正紫,腰腹十围,叩之如铁,重可三百斤,步轻捷,虽少壮不啻也!盛暑赤露而曝日中不汗,穷冬鑿冰而浴;又令人积溺缶中浴之,出使自干,嗅之殊不觉膻臊;以故所至者异之。”因为他“不巾不栉”,所以无论是路途所见亦或“诸慕道者,”都称呼他“阎蓬头”;人们与他相见,也无须拘泥于俗态礼节。他“喜饮酒,量不过三、四升;酣畅自适,则歌道曲,以娱坐者。”阎真人出门,“则童子噪而从之,往往袖甘果为饷,故从者益众。”别人不知他到底已多少年龄,有人说他曾是元朝“安庆路总管”,但究竟是否也难以测定。好养生之道的人向他请教“延年冲举之术,亦不应。唯劝人行阴隲,广施予;勿淫、勿杀、勿忧、勿恚、勿多思而已。”[17]

阎真人曾经过“王司寇奄山园中,师(阎)言:‘曾有妻室,淫过成疾,遇异人得尘功

而不死。’”其它经过什么事情他都忘却了!“万历十六年(1588)十月十三日宿百户毛俊家,”[18] “饭毕,谓其徒:‘我欲得汤,浴。’汤至,凡三浴,而后爽然命移枕蓐地坐曰:‘道人不当卧床也!’已觉气息微,始惊问:‘道人得无欲去乎?’道人曰:‘既知之,何问。’又问:‘有所言否?’曰:‘我何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已。’遂瞑趺坐,不僵浃,句犹暖气,色休休然汗沾须有若玑者三日,而入龕七日,而移至乾元观时,时启龕视之,盖百日,犹若生也。”

阎祖的史实展示了全真的清修,使人感觉道教全真派的人生观和处世观就是:“忽然而来,忽然而去!无住、无主、无恋为本,无相为宗,其真有道者耶!”同时代也有人称,阎真人初到“奄山”地方,曾于酒肆间对人说过:“吾家山西,二十七、八时,行贩燕市,足自给,而房帏过度成瘵,且死、遇我师诲之坐功,德无死。”并说:“吾姓阎,度其时盖在嘉靖乙未(1535)、丙申(1536)间。”[19] 在阎希言之前,先有舒道人来郁岗之下,他见荆榛中倒卧的“宋真人‘幽光显扬’碑”,被当地“土人”敲碎了“将负去”烧石灰,“忽雷雨,晦冥若见有人,辏合立之者。道人异之,乃倚碑结茅而栖,坚意精心。凡十余年,而道人阎希言者,始来自终南。”这位舒道人,名本住,号一庵,金陵人(今南京市),他驻世96年,“与江文谷同为希言高足弟子”。

江文谷名本实,号文谷,蓟州玉田人,少年时就弃家学道,万历壬午(1582)至茅山“郁岗师希言。尝言:‘人生未尝无死,有尽刑骸;人死未尝无生,当存精气;’”所以他的行为更为脱俗,他在乾元观附近的“洗心池旁培小阜祀重阳,因叠石塞窗,趺坐于中,谓其徒每日向窗呼之,应则已,不应则入收敛遗蜕。”徒弟按他的要求呼了三年,有一天听不到回应了,打开石室的门看,江文谷已“坐蜕矣,故称为‘活死人墓’!”江文谷有著作《华阳真诲》[20]。明中叶时镇江人曹薰号混成子,世为名家子,少不识字,好放鹰、耍刀枪。后游茅山,拜礼茅君,而至乾元观出家,师于阎祖座下,修炼全真内丹术,有《道德经》、《阴符经》、《悟真篇》、《参同契》诸经注释等等[21]。

阎希言徒弟还有黟县人李梦仙和宜兴人王合心(俗名小颠)等等,都各有自己的脱俗之处[22]。

明中叶时的茅山乾元观,不仅在民间社会有许多的信众,而且对社会上流产生很大影响,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十三年(1615)明神宗就数次派遣臣下,到茅山乾元观去请高道安排全真道士做法会道场。

第一例: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皇太后祝寿;在茅山乾元观建“金箓斋”,“特差司设监左少监林潮前,斋诚悃恭往三茅,由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圣前,取以十月初一日良吉为始,特命本山乾元观全真道士李教顺等祇就殿庭,启建金箓,叩天请祐,恭祝慈躬万寿万安、长春永庆、平康吉祥!好事九昼夜,至初九日圆满,修设普天大醮三千六百分”酬谢神灵。

第二例:祈天下之太平;“特命御马监左监丞沈,恭斋宸悃,前往三茅山乾元观,特命全真李教顺等,取以吉良为始,启建金箓,叩神请祐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消灾吉祥!好事三昼夜圆满,设陈三界万灵众真,清醮三百六十分位”酬谢神灵。

第三例:神宗“三辛”忏醮;这是根据《九天玉枢宝经》:三辛逢初六察人善恶,要消灾度厄,就要诵宝经,以恭请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号令三界三十六雷护持众生。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三辛”日为五月初六辛亥、六月初六辛已、七月初六辛亥,“乃三辛逢初六之辰,谨遵经典,皈命投诚,报谢雷尊,忏陈愆过,祈消劫运之屯邅,孔佑邦家之泰定,旋生寿福,默祚渺躬;由是预取四月初八日良吉开经为始,特命全真道士李教顺等,祇就三茅山乾元观三清大殿,每日炳烛焚香,虔诚讽诵-----(诸经籍名目略)”;法会的“好事至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贺满”,道教这一信仰方式,在明代一定非常盛行。

这一时期茅山乾元观道教全真派欣欣向荣,香烟鼎盛,在社会中有相应的地位和影响。此时乾元观住持李教顺不仅经常被皇帝安排为朝庭做法会道场,而且还获明万历帝赐予茅山乾元观《道藏》,山《志》中就载有乾元观李教顺住持为建“藏经楼”筹募资金的启示[23]。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王常月(1522-1680)受清朝庭尊重,三次奉旨在北京白云观主讲经论,开坛传戒;后又在“江南之隐仙庵”等江浙地方传戒授徒,于是全真教派更风靡江南,茅山是道教名山,自然是道教全真派关注的圣地。

大致而言,清代茅山乾元观全真派道教方式,在茅山包括乾元观在内的“五观”铺展开来,这形成了后来茅山“三宫”延续“正一上清”的信仰方式,“五观”传习全真信仰的内容。在这里,限于篇幅,清末至民国乾元观涉及内容, 就不在本文中展开探讨了。

四、简短的结语

关于茅山乾元观,我从入道之初就予以极大的关注。在1983年下半年之后,我数次从大茅峰下山,骑自行车从南镇街到北镇街,然后到乾元观的遗址上考察,当年句容统战部的会计徐国太、在茅山道院抓工程的茅山人徐学贵师傅、还有我的妻子都曾陪伴我到过乾元观遗址。我抄录了倒卧地上《乾元观记》石碑的全文,根据现场道观遗址的堪测、并注意赵永海、朱易经两位老道长的提示,勾勒了乾元观当年建筑的平面示意图。这些连同我当年对整个“三宫五观”建筑遗址的考察,整理发表在句容县政协《句容文史第一辑》中。

草草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从自己接触到的资料、以及1982年至今乾元观的变迁,我认为:

第一,从玄洲真人李明、上清仙公许玉斧、华阳隐居陶弘景,到玄静先生李含光,他们都是将郁岗峰南垂下、他们之后形成乾元观的这片净土,当成神圣的隐修之境地。

第二,观妙先生朱自英宗师的行修,是茅山乾元观兴起的直接因由。

第三,当年县令侮朱自英的仙逝是为“丹毒”所误,清笪蟾光就这种谬论考证事实并予以有力的驳斥!

第四,朱自英宗师是当代关心道教事业的人士,整个道教界, 尤其是道教全真派,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人物。

第五,因上清第25代刘混康宗师形成的茅山道教新一轮的振兴奇迹,无疑阻隔了当时给乾元观造成的负面影响,相应化解或缩短了外部对乾元观造成的压力。

第六,当乾元观作为皇家道观,出现在本是隐修之境郁岗峰,观妙先生朱自英如何经营和管理?弘道与清修是面临的大课题!这不仅仍然是今天新时代中、身处乾元观壮观宏伟建筑中道众、尤其是主持道长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整个道教界面对的课题。

还要表达的是:茅山“三宫”、“五观”后来虽然传承的教派有了区别,但是首先是在大“道”的旗帜下传承发展,其中“三茅真君”信仰的表现方式没有变;其次茅山在太平天国革命时受到严重的破坏,这在光绪年重修《茅山志》时补入的《庚申记略》有记载内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在茅山残杀道士,焚烧宫观,茅山乾元观更受到毁灭性破坏,当时乾元观一次被鬼子残杀的道士就有13位,宫观也在鬼子扫荡中被烧毁。

今天欣逢盛世,茅山乾元观在新时代得以重光,首先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好时代;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环境稳定,经济社会不断提升发展。我们都要珍惜这种好形势、好局面,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而致力;国家强盛,才有道教事业的发展,茅山乾元观今天崭新的面貌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作者简介】袁志鸿,北京东岳庙住持、庙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务处主任。


[1] 、元·刘大彬《茅山志·稽古篇》。

[2] 、《茅山志辑要·茅山各宫泉洞记》。

[3] 、元·刘大彬《茅山志·洞》。

[4] 、见《茅山志辑要》。

[5] 、见刘大彬《茅山志·上清品》;关于陶弘景到司马承祯主要引于作者过去文章内容,故以下未注引文出处,专此说明。

[6] 、《云笈七签·真系》、《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高道传》等多种文献资料称“晋陵人”,公元413年治所在今常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三市及丹阳、金坛、江阴、武进、无锡等地,唐天宝、至德时期曾改常州为晋陵郡;此处依元·张伯雨《玄品录》和刘大彬《茅山志》的记载。

[7] 、《云笈七签·真系》、《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高道传》等文献史料均称之为“年十三”辞家奉道,但元·刘大彬《茅山志》只说“神龙初(705)师以清行度为道士”,年仅13岁的儿童,即是神童也在开智慧,何谓之“清行”?又刘大彬《茅山志》记载:玄静先生在“大历四年(768)”解蜕于“紫阳之别院,年八十有七”,由此推断玄静先生应为23岁被度为道士。

[8] 、《云笈七签·真系》卷六。

[9] 、元·刘大彬《茅山志·卷二》。

[10] 、元·刘大彬《茅山志·卷二》其一是《诗送玄静先生暂还广陵》(并序):“玄静先生秉和清真,乐道虚极,顷来城阙,善利同人,缅思林泉,洗心外俗。予嘉焉重焉!式遂其意,言念于迈,赋诗宠行:杨许开真箓,夫君密契传;九星连紫盖,双景合丹田;玉简龟台赋,金坛洞府仙;犹期御风便,朝夕候冷然。”其二是《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并序):“炼师气远江山,神清虚白,道高八景,而兼九流;每发挥玄宗,启迪仙箓,延我玉皇之祚,保我以金丹之期;敬焉重焉!深惜仳别,因赋诗以饯行云耳: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当迁洞府日,留念上京期!尊师以道枢弘济,以真宗启迪,来致玄妙,去还云山,诗以见怀,用彰惜别也!所谢知。”

[11] 、元·刘大彬《茅山志》。

[12] 、见元·刘大彬《茅山志》和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13] 、见《茅山第二十三代上清大洞国师乾元观妙先生幽光显扬之碑》。

[14] 、元·刘大彬《茅山志·楼观部》。

[15] 、清·笪蟾光《茅山志·卷之三》。

[16] 、明·陈文烛、王叔撰《乾元观记》。

[17] 、清·笪蟾光《茅山志·茅山高真》。

[18] 、明·陈文烛、王叔撰《乾元观记》。

[19] 、清·笪蟾光《茅山志·茅山高真》。

[20] 、同上。

[21] 、《中华道教大辞典》中有吴受琚先生所作考据。

[22] 、清·笪蟾光《茅山志·茅山高真》。

[23] 、清·笪蟾光《茅山志·卷之三》。



关注了解更多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006号诺德金融中心33楼B-C室
Room B-c,33/F.Noble Conter, No.1006 Fuzhongsan Road,Futian District,Shenzhen,Guandong,China
T:0755-83332980
E:info@yongzhentang.com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了解更多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