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永贞堂 > 永贞书院 > 道学 > 道教文化与管理研究

道家养生文化
2022-09-16

    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理论和方法的实践发展,代表着中国人心中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生命观,包含着对人体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成果。养,就是保养、培养、养护;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养生就是依据生命的自然发展规律,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延长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在中华大地上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之下,各家各派形成自己的不同形态的养生学说和修炼方法。各种养生方法,大体上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运用意识,调节内气等等来修炼精气神,使身体和心理精神上达到最佳状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的追求是长生不死、修炼成仙。道教乐生恶死,对于生命的保护、延长以及永生,一向是道教最为关心的也是探索最多的问题,其哲学思想对中华养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先阐述道家在养生中的思想观念和修炼方法,再讨论这对现代人们健身养生的启示和意义。


1.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气”是生命的发动机,人和自然万物都是“气”的聚散化生。传统养生文化以朴素唯物主义的“气”的概念阐释了浑然一体的“天人相应”的观点,表述了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状态。人处在天地万物之间,人与自然则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相同的运动变化规律。顺应自然就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顺四时而适寒温”, 认识并利用人与自然界的自然规律。传统养生追求的就是人体生命与自然整体和谐,机体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平衡、协调、统一,达到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样的认识也是天道自然的哲学观念在人体认识领域的体现。《黄帝内经》汲取了道家老庄哲学“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出天人之间的相应关系,主张人应该根据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调养身心。


2.虚静寡欲,清净无为


       养生向来认为“神”可以看作是人的一种内在生命力的体现,通过“养神”来保养和提升人的内在生命力。虚静养神这一中国养生文化的特点,追溯到老子,他指出:“至虚极,守静笃”,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纯粹而不杂, 静一而不变, 淡而无为, 动而天行, 此养生之道也。”通过虚无恬淡, 清静无为来保生益寿,人也应在繁忙的活动中静下心来,面对世事纷扰,能够至虚守静,减少杂念,处于自然的状态,达到清净无为。养神最佳的办法就是“弃世”,就是忘记世间的是非价值,顺其自然。这样做形神才会“无累”,才能达到“道”的境界。不管入世也好,出世也好,不要被世间那些本来就不确定的价值判断所拖累,守住纯和之气,本性专一,才能“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


3.导引行气与内丹


      与老庄哲学有思想渊源的道教养生,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并形成花样百出的修仙方术。


       肢体运动,活动或按摩身体某个部位,配合一定的呼吸方法,使人气脉流畅,就是导引行气。导引行气是我国产生很早的养生手段,主要是为了疏通人体筋络和血脉关窍,使“气”运行,导引是手段,行气是目的,从而达到祛病延年。老子指出“玄牝之门,是所谓天地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这里讲的是呼吸气功。人的口与鼻是天与地之气相通的门户。要求呼吸气时应做到匀、细、深、长,绵绵不断。《庄子·刻意》篇中提出“吐故纳新”,他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也。”后世道家的导引术功法很多,大多由此受到启发,加以发挥而形成,如“服气”、“胎息”的功夫为道教所倡导。导引术在道家经典中种类丰富,如赤子松引导法、彭祖导引法等。三国时期华佗把导引术归纳总结出“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简便易行,对后世医疗和保健都起到推进作用。隋唐至近代所出的以柔为主的锻炼方法如八段锦、八卦拳、太极拳等,都是道教导引养生之道。尤其是太极拳,把传统引导术推向新高度。


        内丹兴起以后,以前的各种行气的方法慢慢收归到内丹术中。这里的内丹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炉子炼外丹。炼外丹是道教信徒炼丹服饵求化道成仙,风靡数百年,对帝王贵族等社会上层人士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反而丹药中的水银和砒霜使服食者快速死亡。而内丹术旨在把人体作为“炉鼎”,用意念作为“火候”练养、运行人体内的精气神使其在体内凝结成丹而生长的方术。内丹可以说是行气术的一个综合,内丹行气的理论与中医养生气思想类似,但内丹术走得更远更大胆,因为个人修炼的风险个人来承担。


4.坐忘


      《庄子•大宗师》:“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讲坐忘是忘却自身形体,抛弃聪明才智,与大道化为一体,即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的一切事物,控制意念,排除杂念,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道”相合为一的状态。道教沿袭了这种坐忘的说法,把它作为长生成仙的修炼方法。《道枢•坐忘篇》中说:“坐忘者,长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于神。体与道冥,斯谓之得道矣。”现在看来,坐忘应该就是通过打坐冥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气功和许多宗教修炼中都有出现,如佛家的禅定境界也是如此。这种神秘的坐忘体验确实被后人不断地验证过。有观点认为老子的“抱一”、“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和宇宙哲学应该就是通过打坐冥想一类的方法体悟到的。现代西方风靡的正念冥想同样是来源于这种方式,并且科学研究表明这样的冥想,对增强人们思维的敏捷度,提高抗压能力,激发创造力,维持身心平衡,效果显著。


5.对现代人们健身养生的启示和意义


       道教的修炼方术各式各样,花样百出,良莠不齐,得到成仙之说亦不被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人认可。东晋葛洪遍览养性延年书籍,走南闯北,走访道士,又深感到杂方邪术误认害人不浅。民间打着传统文化理论的旗子,利用各种奇谈怪论、神方异术来欺骗钱财、蛊惑人心的不在少数。传统养生文化因为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带有必然的朴素性和非实证性的、重体悟、经验性的特征。目前的科学研究也揭示了古人修炼中愚陋和迷信的地方,同时也尚不能解释如打坐冥想的诸多奇异体验。不能轻信盲从,也不能武断否定。中国道家养生理论中的“虚静”学说,确实与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健身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 后者是通过外在的形体的运动来促使脂肪燃烧,肌肉发达,关节灵活,从而强身健体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它所偏重的主要是外在生命力的磨炼与强健;而前者则主要通过调养人体内部的不协调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内在的潜能,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生命力的自我提升就其本质而言,“虚静”养生理论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的华夏民族文化特征。道家的养生理论和修养方法甚至比现代科学健身观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对如今的基于人体解刨学的健身有着具有重要价值的借鉴意义。


       现代生活中能使人产生欲望的东西太多了,这些东西又与个人的名利得失密切相关,使得人心难静,气难顺。尤其现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得心力耗散劳累不堪,社会上充斥着焦虑浮躁的情绪,抑郁症患者比例居高不下,都市人猝死的新闻时有报道。人们不仅从追求物质生活慢慢的转向追求精神生活,而且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的身体。道家顺应自然、虚静寡欲、不争的哲学,对处世方法,减少杂念,养心养神,调节心理健康、平衡身心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导引术,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成为不少中老年人所喜爱的健身方式。坐忘,即冥想,也成为公认的改善身心的有效手段。传统道家养生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有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又具备在今天同样有着重要价值的健身观点。因此,在现代科学健身观的指导下,科学挖掘传统养生文化的宝藏。


关注了解更多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006号诺德金融中心33楼B-C室
Room B-c,33/F.Noble Conter, No.1006 Fuzhongsan Road,Futian District,Shenzhen,Guandong,China
T:0755-83332980
E:info@yongzhentang.com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

关注了解更多
粤ICP备17067772号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贞堂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