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坐落于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终南山北麓,景区内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绿林修竹,美不胜收。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古籍有言赞曰:“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不为过也。
那么,楼观,何以与老子有渊源,又何以与道结下情缘,经过一番驻足探寻,结合历史史料,终得以释然。
话说在周康王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10世纪)的大夫尹喜正在草堂和夫人弈棋,忽听下人来报:“东方天空忽然涌出一股紫色云霞,滚滚西来,大事不好!”尹喜随同下人外出,登上草楼,举目远望。果然见一股紫气如蚊龙腾舞。但是,尹喜观后,连声赞道:“妙哉,妙哉!此乃祥瑞之气,真人将至矣!”于是便上书朝廷愿为函谷关令,他的本意是在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境内,当时属秦关,关东、关中是以此关为界的)迎接贵人的到来,皇帝恩准了。尹喜到关后的某一天,果见一鹤发童颜老者,骑着一条青牛,迈着有节奏的步伐,缓缓而至。这老者便是年已93岁的太上老君。尹喜遂把老子迎进自己的住处,并在城南高岗筑台,请老子讲经传道,。这亦即“紫气东来”的本意。这其中,老子祠是最能体现楼观文化内涵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炼丹炉、说经台、老子墓、玉真观等,都是道教文化的完美诠释。
而到了东汉以后,老子被尊为道教的开山祖师,楼观台由此成为道教祖庭;晋惠帝在此植树10万余株,迁来居民300多户专门维护建筑和园林;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道士大多集中在这里,并形成了著名的“楼观派”。唐高祖李渊认老子为祖宗,亲来楼观台,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唐玄宗以夜梦老子为名,改 “宗圣宫”为 “宗圣观”,并扩建规模。一时间,这里殿宇豪华,道士众多,盛极一时,流传至今。
而楼观内的竹林,即“百竹园”,又是楼观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此竹林,亦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司马迁在 《史记》中就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汉魏以来,历代都在周至设“司竹”官职,专司竹子的管护。翠竹神化了楼观,引得无数文人骚客到这里赏竹、画竹、咏竹。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那样一种隐者的情怀,高雅的气度,熔铸在幽深静远的竹林的悠悠鸣琴中,万籁俱寂下的明月见心,淋漓尽致。在周至当过县尉的白居易曾经吟出过“日暖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的名句。苏辙亦在西楼观写诗赞竹:“拄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元代诗人李道谦在他的《楼观》诗中写道:“白云深锁烧丹灶,翠霉高横望气楼。山鸟飞鸣穿野竹,岩花零落逐水流。”蕴藉深远,情致盎然。
竹林之清雅脱俗,或许正与道家之纯真善美如出一辙吧,所以我们在步入道观之前,先过百竹园,洗涤尘世之气后,才得以放心与圣人对话。想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