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修念佛
各位莲友:当你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开始就做好 身心的准备。这一天最好能不吃荤腥,至少也□吃肉边菜,并且不抽烟 、不喝酒。万一无法做到,或是到了晚上才想起要来共修念佛,而当天 未茹素,没有关系,不要因此就不来,来了总比不来更好。
来参加共修念佛时,一入寺院,说话就要轻声细语,若无要事,最 好不说话。已备海青者,先在玄关或客厅里把海青穿好,然後进入佛殿 ,找好位苇□礴A一边拜一边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听到集众的鼓声 ,便停止礼佛,排班站好。未穿海青者,站於後排。
念佛开始时,先唱「赞佛偈」。如果不会唱,就轻声地跟著别人唱 ,唱过几次以後,自然就会了。赞佛偈後,接著念佛、绕佛,念佛时先 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这时要注意脚步是否与佛号的节拍相符 ,步伐要跟著木鱼的节奏而移动,不可错乱。要能做到天如惟则禅师所 说的「心与口声声相应,念与佛步步不离」。
念佛时,听著大众的声音,而不是自己的声音。把自己的心专注在 那有规律的大众念佛声中,不起任何杂念和妄想。假使还有些微杂念, 也不用管它,若能大声念,精进勇猛念,那些念头就会越来越少了。如 □□驮□□n卷四所录慈云遵式的「念佛方法」有云:「若恐心散,须 高声疾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又云:「大声称佛,虽少而功多; 小声称佛,虽多而功少。……故今特示此法,切劝凡念佛时,一心不乱 ,高声唱佛,声声相续,不久成功也。」
绕佛时,不得东张西望,目光自然下垂,若有若无地看著前面一人 ,顺著节拍,沈稳地向前走。别理会已走到什麽地方,也不要注意别人 怎麽走,此刻的身、口、意,应该是专注而一致的。等到转念四字佛号 「阿弥陀佛」时,脚步仍然配合著木鱼的声音走。敲二下木鱼,移动一 步。心里依然保持平静,同时要一面听大众的念佛声,一面随著称念佛 号,不可只听人念而自己不念。
印光大师的‘□婴礞□k》有云:「当摄心切念」,「当摄耳谛听 ,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 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绕佛後是「坐念」,坐下前先向上问讯。问讯後以打坐的姿势坐下 ,尽量使腿脚等任何部位,不感到不舒服为原则。把腰挺直而不是挺胸 ,小腹放松,不要仰头或低头,如果小腹放松後,无法念佛,则不管小 腹,而以能念佛为先决条件。
止静时,坐的姿势不变。但要把身体和头脑放轻松,气沈丹田,舌 尖轻抵上颚,眼睛微睁,亦可闭上。继续不断地默念四字佛号,不观想 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此如]□簏*□Y经》所说:「能於一佛,念念 相续。」又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 ;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专注念佛而断一切杂念,故如□ 般舟三昧经》云:「心有想是痴心,无想是涅盘。」
默念时,速度要适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会紧张,太 慢了易生妄想,一直不停地默念。此时也可采用十念记数念佛法,如印 光大师‘□婴礞□k》所说:「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 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 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 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 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 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此本可作出声、默念的两种用法,甚 至行住坐卧,无时不宜,唯静坐默念时效果更佳。此法乃系参考五停心 的数息法而来,所以对於初心念佛者,最能摄心。
二、平时念佛
本寺的念佛会一星期只有一次共修,所以,共修念佛固然重要,平 时念佛也很重要。平时念佛可分三种:(一)是方便工作忙碌或公务繁 剧的在家居士修行的晨朝十念法门。即是每日朝起後,修十念念佛。此 含有多种方式:如宋朝遵式大师教令尽一口气念十句佛号,又元朝天如 惟则大师则云:「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 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或以数口气念十句佛号等。(二)是 昼夜不离佛号,不论在何时何处或做任何事,心中经常以「阿弥陀佛」 的圣号为主要念头。此如永明延寿大师,日课佛号十万句。(三)是以 上两者的折衷,得闲即念佛,事忙则做事,以免心分两头,如此则仍有 很多机会念佛。
专心念佛时,不计环境净秽,不论工作贵贱,在清除垃圾、打扫厕 所乃至正在排便排溺时,也无不可念佛。唯有在须用思考、分析、听讲 时,不便念佛,因为一念佛就无法专心了。但若能达到永明延寿禅师的 程度,则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只是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翩A否则是 办不到的。
晚上睡觉时,最好是以右侧卧,心中观想光明相,全身放松,心里 默念佛号,直到入睡。若能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即便在睡梦中,也照 样能念佛。万一忘了念佛,那麽,醒来之後,即刻把身体的卧姿调整好 ,再舒舒服服地躺下,继续观想光明相,并持念佛号。一旦观想光明成 功,那将不是在迷迷糊糊的情况下睡著,而是睡在清凉自在的光明世界 中。而且很容易就能消除疲劳,并使精神饱满,身心愉悦。像这样,醒 时既能作主,睡中也能作主。如此念佛,还有不生净土的道理吗?
三、念佛三种人
念佛的人有三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 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 乐世界。待至位阶不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所说 :「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五祖弘忍门下诸师,则多用「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他们念佛,都 没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宁静,烦恼减少,而且自 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此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体现。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 到利益,其他有关的人亦能因他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因为念佛恒常不断 ,最後必得念佛三昧,必发悲智愿行。这一等人,虽不求生净土,但亦 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一不二,那时, 时时处处都能见佛在说法,时时处处无非极乐国土了。
依佛法来说,第一种人,仍属於人天善法,所谓民间信仰的层次; 第二种人是正信的佛子;第三种人则是上乘的利根。由於众生的业深障 重,在修行净业时,一开始即以第三种人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 实际的;然而仅以第一种人的立场来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第二层次 来修念佛法门,是最落实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 消灾植福的现世利益。
75.3.22.於农禅寺福慧念佛会开示.陈明霞录音整理
]G》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不求感应。但 是,若不从第一种开始,而直接修学第二种方法的话,可能有些人比较不容 易做到。今天有人问我:「]赵知绣g》里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说:『东方 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要到那里去?』这句话是不是反对净土?」我 回答:「不是的,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程度浅的人修净土,程度较高 、根器更深厚的人也是修学净土,只是态度不一样罢了。」
初机学佛的人,如果不求感应,由於信心不足,很容易起退心,修不了 多久就会说「没有净土,不想生净土」等等的话,也不想继续修行了。如果 首先告诉他净土佛国是实有的,佛经所说是绝对可信的,特别是阿弥陀佛以 本愿力度一切众生是最可靠的,凡是相信弥陀法门,持念弥陀圣号,愿生弥 陀国土者,当来必定往生彼国。假如,自己没有生死自主的力量,甚至连主 宰自己身心的力量都很薄弱,就说有把握达到禅宗六祖那样的程度,这种人 自信虽然可嘉,可惜没有实证的自信,只是虚骄、狂妄、不切实际而己。所 以劝导初机学佛的人,修净土念佛法门,依弥陀愿力求生西方净土,是最可 靠最安全的。
有些年轻人,误认为念佛是为老年人而说的法门,至於年轻人,在世界 上正准备做很多的事情,大概没那麽快就离开人世间,又何必急著念佛求生 净土呢?可是,谁有把握自己能活到几岁?更何况,求生西方,只是一个愿 望,谁说念佛的人一定是立即会死亡?生西方净土,是极终的目标,却不是 说现在念佛现在便去。等到要去的那一天才念佛,恐怕已无力念佛了,所以 在平时就得先做好准备。
再说,平时念佛,心向西方净土,也有现世的利益可得。阿弥陀是梵语 音译,意为无量寿与无量光。所以□[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 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莲华)。」又说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如能一心称念佛名而得念佛三昧,则如]j智度论》所说: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念佛不仅为求临终往生净土,也能消 除现世烦恼及先世的罪障,而得种种利益。念佛者既如人中的莲华,则何愁 不得健康长寿、幸福和乐、吉祥如意、受人尊敬等等的利益呢?这都由於念 佛的人,心向著佛,能有净化身心、庄严环境的力量的缘故。比如]j阿弥 陀经》所见第二十五愿:「光明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大光明,…… 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又第四十六愿:「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 得普等三昧,至於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继续不断地念佛, 如能念到不念而自念,念到自己和阿弥陀佛互相交融、不分彼此的时候,虽 然还没有死,实际上已经是在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在那里呢?经上说:从 此土向西方,距离十万亿个佛土之外。可是当我们念佛念到非常纯熟的时候 ,自心之中自会现出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如□[无量寿佛经》云:「於现 身中得念佛三昧」,「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可见,弥陀净土的 清净庄严,解脱自在,都可以在未死之前的心地中出现,虽然弥陀的四十八 愿,多半是为成就西方的极乐国土,以及接引众生往生彼国而发。所以净土 虽泛指诸佛国土,而诸大乘经中,独对弥陀净土的赞扬最多。
念佛而不求现世利益,也不求往生西方净土,那必定另有殊胜的方便才 可以,否则念佛而没有目的,为什麽又要念佛?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五祖 弘忍禅师及其弟子神秀禅师,都讲到念佛法门。道信的’w心方便》有云: 「念佛心是佛。」,并引□[无量寿经》:「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根据 ▲□k宝纪》所说:「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 佛名,令净心。」也就是说五祖弘忍及其弟子法如、大通(神秀)等,都用 念佛法门普遍接引群机。到了六祖慧能的□绣g》,主张「不染万境而常自 在」的「无念」,实即是四祖以来所称「念佛心是佛」的表现。不过,不用 称名念佛作下手功夫而能做到心「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确不容易。所以 弘忍门下,四川净众寺的智协 (西纪六○九~七○二),其弟子处寂(? ~七三二),三传新罗无相,教人修行的方法有三个步骤:一、引声(尽一 口气)念佛;二、开示;三、坐禅。(见□□N三宝纪》)另有同为弘忍门 下的四川宣什宗、圭峰宗密的▲□掘g大疏钞》卷三之下,称为「南山念佛 门禅宗」。以「念一字佛」作为「净心」方便,印顺法师说,这是从]□□ 说般若经》的「念一佛名」而来的。(见]什篪I宗史》一五六页)这些都 是与六祖慧能及其二传、三传弟子们同时代的禅门人物。只有马祖道一、石 头希迁等及其派下诸系的禅师,便不念佛而专事提倡「见本性为禅」的法门 。唯其易生滥凡为圣、混染为净的流弊。故有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七三八 ~八三八)的△□Y经疏钞》所举念佛的五门方便;华严五祖圭峰宗密(七 八○~八四一)的’□@品疏钞》也举出了四种念佛法门;禅宗的永明延寿 (九○四~九七五),著☆U善同归集》,以伸张念佛法门是万善众行的总 摄,权实双行,空有并收,普应一切根机,此为後来开出禅净一致的广大法 门。散心念佛者,可藉弥陀愿力,求生乐邦;专心念佛而得三昧正定者,可 即自心而现佛土佛心。人虽有不同的根机,确都有以散心念佛而到专心乃至 到达慧能大师所说「无念、无相、无住」的程度。可是,若尚不能达到「不 染万境而常自在」的程度,便反对念佛法门,或拒修念佛法门,甚至妄称「 无佛可念,无净土可生」,那就太不切实际,而且也真不知净土念佛法门的 慈悲广大了。
因此,我要劝告诸位,修念佛法门的学佛过程,最好还是逐步向前。初 机者一定要相信实有极乐世界,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这样的话,才不 致两头落空。自心的净土未现,尚有西方净土可去,这岂不是安全又可靠的 办法吗?
净土是一切法门共同的归宿。虽然历代各宗的大善知识,对净土的认识 和说明,各有不同的层次,但毕竟不离净土。相传为天台智者大师所撰的□ 五方便念佛门》,提到:一、称名往生念佛;二、观相灭罪念佛;三、诸境 唯心念佛;四、心境俱离念佛;五、性起圆通念佛。华严五祖宗密大师所举 四种念佛法门是:一、称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宋朝的知礼 主张「约心观佛」;大行及道镜二师强调「信心念佛」;法照等师主张「高 声念佛」;道绰、善导、怀感、慈愍诸师,均主张坐禅、诵经、忏悔、十念 称名念佛。明末莲池大师的持名念佛,分作事持的称名、理持的体究;□益 大师将念佛分作三类:一、念他佛;二、念自佛;三、俱念自他佛。他也说 持名念佛有事持与理持,事持如子忆母,决志求生西方净土,理持是信西方 弥陀乃我心具,是我心造。
佛国净土,也有多种层次,’辰□□□n有一、无色无相的理土,二、 实佛自受的报土,三、佛为初地以上菩萨所现的报土,四、佛为小乘凡夫及 地前菩萨所现的化土。天台宗也说有四土:一、凡圣同居土,娑婆是同居秽 土,极乐是同居净土。二、方便有馀土,为小乘圣者所居。三、实报无障碍 土,亲证法身的菩萨所居。四、常寂光净土,唯佛所证的法性土。弥陀净土 究竟属那一层次?净影寺的慧远、三论学者吉藏,以极乐世界为应化土。摄 论学派的诸师,依据摄论等的见解,主张弥陀净土是报土。天台家则以之为 凡圣同居的净土。□益大师主张依据持名念佛的断惑多少,而生四种层次的 净土,也就是说,弥陀净土分为四等,由持名而带惑往生与断惑往生的不同 ,便生不同的净土。由此可见,念佛的法门有深浅,净土的层次也有高下。 谁敢说学佛而不念佛,又有谁敢说修行而不生净土呢?
最後,我还是劝大家好好念佛,不管程度如何,最好是把自己当成初机 的钝根,若心存虚骄,就是不切实际,明明是凡夫,偏偏以圣人之位衡量自 己,不仅仅是增上慢,还很可能是大欺诳。因此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 利钝皆收,绝不是骗人的话。愿诸位莲友能好好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每周 六都要来参加念佛会的共修,同时还要带动亲友们一起来修行,使得七宝池 中的莲花愈来愈多。莲花分九品,希望大家品品高升,均臻上品上生,念佛 要精进不懈,莲花才会愈开愈大,不仅共修时要念,平常也要念。共修时念 佛,能集大家的力量成为每一个人的力量,所以很重要;平常念佛,则能继 续增长你的信心、愿心、深心。
75.3.8.於农禅寺福慧念佛会开示.陈果益整理
]T》报恩佛七的意义
最近我收到一封来自法国的信函,这是一位教授所写的,他认为我这麽 忙还能写书、出书,一定是个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人。我回信告诉他,我 从小就是一个多病鬼,没有一天不生病,只是为了报答三宝的恩惠,我还是 用这个多病的身体来还我的「草鞋钱」。所谓「草鞋钱」,就是在修行过程 中得自他人的各种帮助以及三宝的加持。为了报答这些恩惠,我尽自己的力 量去做,这就是所谓「报恩」。
只要我们从佛法中得到过一点受用,就应该「报恩」,因为得自佛法的 利益,比世间上的一切知识学问、物质财富都更加可贵。因此我们要利用时 间好好「修行」,以报答三宝的恩。 修行如何能报恩呢?修行,可以将我们向上的心力普及到每一个众生的 身上去。如果不修行,那你的心就会和三恶道的贪嗔痴相应;相反地,只要 肯修行,你的心也就趋近於佛法的戒定慧。一是光明面,一是黑暗面,而我 们这世界,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佛、法、僧」的可贵,肯去修行,这个世界 的光明就存在,更何况我们现在有这麽多的人,在此做「七天」的精进修行 。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是父母恩,四 是众生恩。
第一种是「三宝恩」
其实三宝恩是无法报的,而三宝本身也不需要我们报恩,只是我们 以「报恩」为目标来修行。
第二种是「国家恩」
今天我们能够在此安居乐业,这都是国家的恩惠所赐,如果国家不 安定,我们又如何能平安度日呢?所以,我们希望国人不要作奸犯科, 制造动乱,也没有来自外国的欺凌和侵略,愿政府有贤明的官员来领导 ,人民个个健康,社会处处安定;这些我们都可以用「修行」来祈祷, 使我们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我们报答国家恩的方法。
第三种是「父母恩」
父母有现世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过去世的父母,我们无法知道, 但现世的人,纵使是孤儿,也由父母所生,并有人将其扶养长大。所以 ,还是要报父母恩。
普通人只在父母去世後,才遗憾父母在世时未能尽孝;能够於父母 健在时,即已思及父母年迈,来日无多,必须好好照顾和孝顺的人,实 在是太少了。所以「清明报恩佛七」,除了超度过去世的父母外,也要 为现世的父母祈求健康。我们可用三宝和共修的力量为父母祈福,这是 办得到的。
个人修行犹如一根纱,很容易被扯断,如果许多人一起修行,就像 许多纱结合在一起,变成坚韧的绳索,那力量就很大了。其中的每一个 人,都能因此得整体的力量。因此,我们为报父母恩,还是以「共修」 的方式,功德最为殊胜。
第四种是「众生恩」
「众生」是什麽人?可能是你的儿女、亲友、部属,甚至冤家以及 其他的人;凡是对我们的生命过程有过帮助的都是。我们常听人说:「 遇到贵人。」而「贵人」往往只是普通的人,只要他曾替你解决问题, 启示过你,以致转变了你的命运,他就是你的贵人。因此,我们要报「 众生恩」,必须将所有的人,都视为恩人。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不知接受过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说:「众缘和合所 生。」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集合了许多人的力量,个人所能提供的,实在很 有限。所以,在寺院用斋後,都要感谢所有布施的施主,并祝福他们「有愿 必成」。
至於在家居士是否也有施主呢?或许有人认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用钱买 的,但是人类社会是一个互助的环境,虽然是用自己的钱买的,也还是要有 感谢心;若是别人不卖东西给你,你有钱又如何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对 自己所得的存有感谢心,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善人和菩萨。因此,报「众 生恩」时,眼中无一是仇人或坏人。世上只有坏事,没有坏人。人做了坏事 ,只要以後不再犯,仍然是好人。因此,佛法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失望,这就 是将所有众生都视为「恩人」的缘故。
最後要说「佛七」的意义:为什麽要用「七天」的时间呢?这和整个天 体宇宙的运行有关,从古至今,无论东西方,都以「七天」为宇宙运行之一 循环。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都是配合整个宇宙的运行而运动,所以用七天 的时间来修行最恰当,犹如我们以自己身心的小宇宙来配合大宇宙而修行念 佛法门,如果七天不够,还可再增加至十四天、二十一天,甚至四十九天。
参加精进组的,必须在此修行七天;随喜的则可来一天、两天,甚至只 参加一支香或几支香,都比自己在家修行的好。佛法说:「人生即是苦报。 」所谓「业不重不生婆娑,障不重不为凡夫」。平常我们很少感到自己的业 重,只有在修行的时候,才会生出「切肤之痛」,而深刻地感觉到生命就是 「苦果」。唯有「知苦」,才会发出真正的道心,因为生而为人已是这样的 苦,那麽三恶道的众生则更加痛苦。我们「知苦」,所以要好好地念佛修行 ,以求「离苦得乐」,因为能知道「苦」,才会同情其他更苦的众生。因此 ,想要产生慈悲心,一定要先吃苦。吃苦、知苦,并且切实地修行,才会发 出真正的慈悲心。
74.4.2.清明报恩佛七开示.陈明霞整理
‘|》助念的意义与规则
一、前言
今天我非常欢喜,能见到这麽多人来参加。我希望诸位不是只来听 一次开示,而是真正地发心,参加本寺念佛会助念团的实际活动。
我们的念佛会已成立两年多了,也曾经组成过助念组,但成绩并不 理想。原因是:一则参加的人员太少;二则大家恐怕参加以後,常常要 到病危病故的人家去助念;三则大家担心晚上回家会太迟。因此,既然 诸位今天来参加,我祈愿以三宝的加持力,愿大家能发长远心、发菩萨 心。
今後,我们的助念团会组成数个小组,各小组的组长之间,能相互 调配。只要属於本会会员病危病故者,不论在什麽情况下,一定要派人 前去助念。
二、本会助念的对象
(1)以念佛会会员为第一优先。也就是说,莲友中若知道某一位会员 病危,或直接接获其家属通知,我们便一定派人前往助念。
(2)本念佛会会员的近亲家属。如父母、子女及配偶,为第二优先。
(3)会员的亲属。亲属有近亲及远亲之分,由於本会人力有限,故以 近亲如兄弟姊妹、祖父母为第三类对象。
(4)若助念团之人力不足,则以优先次第,仅为会员本人助念。 (5)请求助念者,须已加入本会三个月以上,并经常参加本会共修者 。会员三个月内未到会共修,除本寺热心之护法外,即失去请求 权。
三、助念的意义
人都会死,但死後往那里去呢?若不解脱生死,便是轮回生死。生 死中又有两条路:一是上生天、人、神的三善道;一是下堕地狱、饿鬼 、畜生的三种恶趣。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 ,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忙助念 。那是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持,以及助念者的功德力量相扶助所共 同产生的功效。
对病危者而言,首先要使他知道并相信,只要念佛必生净土。因为 ,一般人在临命终时,能得心不颠倒、意不贪恋是不多的,而助念者的 佛号,声声入耳,正可使病危者避免恐惧、焦虑、舍不得等颠倒妄想, 而将念头导入一心向往净土的正念。如果病危者心里尚有恐惧、焦虑、 舍不得等杂乱心,便会促使他下堕而难以上生。
至於佛的本愿力量,根据□[无量寿佛经》记载,阿弥陀佛在最初 发愿时,曾开殊胜方便:虽十恶五逆之人,於临命终时,若遇善知识, 说法安慰,教令念佛,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南无阿弥陀佛」,即 得往生彼佛净土。今日的助念者,便是病危者的善知识,劝他念佛,也 助他念佛,助他至心称念弥陀圣号,此即是藉著助念者的力量,加上佛 的本愿力,而使临命终的人往生净土。如已解脱生死者,临终由人助念 ,便是和他结净土缘,恭送他往生莲界。
四、助念所需法物
(1)两把引磬,敲上、下板,不需木鱼。
(2)准备一尊金色的阿弥陀佛接引像,佛像高度以病危者躺在床上所 能看到者为准。
(3)携带香炉,准备檀香或沉香制成的上等末香或线香。若烧线香, 则只需一柱即能使满室生香,长短大小约能燃四十分钟到一个小 时为佳。至於蜡烛,则可带可不带,因为现在到处都有电灯。
(4)若能带些素雅的鲜花最好,如果时间来不及,不带也无妨。
(5)助念者在一接到助念的通知後,即须心系佛号,恳切至诚,身心 肃穆,直到返家为止,不得轻举言笑。出家众衣袍须整齐,在家 众则穿海青。
(6)带供佛的清水及小杯子,以及助念者自己喝的饮水及杯子。
五、助念的方式
助念的方式,可分成两个段落:
第一、对神智清楚者,应先说法安慰,劝导一心念佛,由出家的法 师或助念团领众的居士来说。内容为:「某某居士,现在请 你什麽也不要想,清楚地听几句佛法。佛说人有生、老、病 、死,这是必然的现象。所以,生,不一定可喜;死,也不 一定可怕。离开人间後,若能够往生西方佛国,最最幸福。 现在,用你一生中所做一切善事的功德,求生佛国,一心称 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还不该往生,阿弥陀佛是大医 王,他会使你马上恢复健康的。现在大众来为你助念,你能 念,就小声地跟著我们念,不能念的话,就听著我们念的佛 号,心里跟著默念。什麽都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弥陀佛来 接引你往生佛国净土的七宝莲池。」
同时,要劝告其家属,助念时不要向病人嘘寒问暖,或 让亲友摸头触脚,如果方便的话,家属最好随著我们一起念 佛。假如其家属根本不相信三宝,不同意我们助念,则不必 强求留下,当即刻离去,只有在心中为其助念。
另外,当助念者进入病危者的家里,千万不可检视其衣 物,或东张西望,或任意闯入其他房间。如此,则万一他们 家里丢失东西,我们也惹不上嫌疑了。所以,一进病家的门 ,供妥佛像,就开始说法助念。
第二、如果病危者已经神智不清了,我们仍然要为他开示佛法。所 谓神智不清,可分两种,一是身体虽不能动、眼睛不能看、 嘴巴不能说,但心里还是清清楚楚,耳朵可能还听得见,所 以还是当他是神智清楚的人,可以对他作简短的开示。二是 已经断气了,但你不要失望地说:「他已经去了,我们走吧 。」既然来了,我们还是要说法及助念的。
人断气以後,有三种可能,一是造大恶业的人,一死以 後,马上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涂。二是净业深厚的人 ,死後往生净土,禅定功夫深厚的人,死後往生禅定天;又 善业力量强的人,则往生人间及欲天。三是随各人的业力, 等待因缘而生於三界中的六道。死後与生前的过渡阶段,称 为中有身或中阴身。但是,有的人虽已断气,生理上已经死 亡,他的神识却可能认为自己仍然活著,或仍守住遗体而没 有离开。因此,人死之後十二小时内,不要移动死者的身体 ;最好不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埋葬或火化,能在一星期之後则 更好。在遗体还没有全部冰冷,还有些温热的情况下,不要 去摸触、移动,或抚□痛哭,因为这样可能会扰乱亡者的神 识。因此我们到达丧家以後,最好能立刻开始念佛。再者, 亡者即使已於死後立即下堕、转生或往生,助念仍然有益於 亡者的超生、增福及莲品高升。
六、助念的规则
既然我们相信人死後,神识仍未离开身体,所以正常的助念时间是 十二个小时,不可以随便念几句就走了。要分成几组,轮流值班,一组 四个小时;或分两组,每两个小时轮流休息。
怎麽念法呢?不需要唱赞佛偈,一开始就举: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接下来连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如 果我们刚到,病患就要断气了,则省略前面二句,就位以後,马上念「 南无阿弥陀佛」。念的时候,自己本身要专注一意,声音要整齐清越, 不要太快太高声,也不要悲戚或急躁,以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和谐、 安宁的声音,轻轻地念。使得病人能在安详、恬静、怡悦、自在的情况 下往生。至於引磬,也要轻轻地敲,不要太用力。
助念者如果是分成两组,那麽一组正在念时,另一组不可离开太远 ;吃饭的时间,也由两组轮流交替著助念。能够维持十二个小时佛声不 断是最好,如果人员不足,而□能派人去助念两个小时的话,那也比无 人助念来得好。
连续念六字洪名,每次接替换班时,也维持同样的速度与声浪,直 到助念结束之前,始转「阿弥陀佛」四字佛号,然後接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唱毕回向偈,如果病患或亡者尚未皈依三宝,有法师同去时,当由 法师为之授三皈依。若仅居士前去,也可代某一特定的法师为之说三皈 。为亡者授三皈依时,当请他的全体家人或家人的代表代为接受。皈依 词是这样的:
(1)我某某人(病患、亡者的岫W),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2)我某某人(病患或亡者的岫W),已经皈依佛、已经皈依法 、已经皈依僧。(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3)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三皈依完毕,接著念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如果亡者的家人不会拜佛,也不懂三宝的意义,应当先教他们拜佛 ,并略说三皈要义。对於未受三皈的亡者说三皈,乃是必需的,应该列 为助念的条件之一。说完三皈回向,就可以离开了。 现在有人用念佛的录音带来助念,也不能说它没有用,□是录音带 是没有心的,所以也没有感应力,以人助念,则可由助念者的愿心、信 心,来感通阿弥陀佛的愿力。录音带也能带动病者念佛,然其气氛及功 效与人助念相比,则大不相同。除非不得已,最好不用录音带代替助念 。 另外有一项必须遵守的规矩是:助念的人,不接受病患及丧家的饮 食招待,不得收受红包。不仅在家居士没有理由收受红包,出家众也不 得因了助念而收红包,否则便成了变相的经忏应赴了。如果,有些人家 因为是他们主动请求我们去助念,不给钱,就好像欠了我们什麽,那就 告诉他们:为人助念,是我们修行的法门之一,目的不是为钱而来,若 有人要为病危者或亡故者作功德,可到寺院布施供养,但那已是另外的 事,当与助念无关。有的家属一定要给钱,那我们可收红纸袋而将钱还 给他,这种做法成习惯之後,大家便会感到自然。如果出外助念时,既 受饮食招待,又收红包作衬,便失去助念的意义了。
如果经过十二个小时的助念,病危者突然病况好转,该怎麽办?这 也正是助念的目的之一,能以助念功德为人植福延龄,岂非更好。佛法 本为活人的现实所需而设,岂仅为了人死之後的前途应世?
七、净土法门略释
最後,我要说明的是,由於农禅寺举办禅七、禅训等的活动,许多 人便认为我们专事禅修,跟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是无关的。其实我们一 年举办两次禅七,也举行两次佛七。本寺有禅坐会,也有念佛会。而且 净土可分为四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 。不论修禅、修净,其最终目的,皆是常寂光净土。修行而不生净土, 岂不是邪见的外道?常寂光净土是诸佛共证同在的大涅盘境,阿弥陀佛 称为法界藏身,当然不离四等净土。所以,禅的修行者,既不离弥陀, 也必生净土。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主张修持「念佛心是佛」的一行三昧; 明末的莲池大师普劝修行念佛三昧,并且主张持名念佛,事念见应身佛 ,理念见法身佛,事持称名,理持体究,念佛至事一心得定心,至理一 心则明心。明末□益大师则以念佛时的断惑多少来配合往生四种净土。 此皆是禅与念佛法门同举并扬的例子。
助念固然是为协助病危者求生净土,同时也是促使助念者自己修行 的因缘,助念虽能利益他人,但受益最大的仍是念佛者本人。诸位应当 争取受派助念的因缘,并当以感恩之心,感激成就我们去助念的人;不 论为谁助念,无不是成就我们於莲邦培养莲胎的殊胜法会。所以,我希 望诸位都能发长远心,来参加念佛会助念团的活动。
八、问答
问:助念的时候,是不是愈快愈好?
师:不,不可愈念愈快,否则念的人太吃力,而听著默念的人,也会急 躁不安,最好是平缓的念。
问:有些人见到亡者的遗体会害怕,怎麽办?
师:没有关系的,刚去时会害怕,念佛时就不会害怕了。
问:有些人认为由於生辰八字不对,在遇到出殡的时候,就会被冲到或 煞到,而倒运害病,是真的吗?
师:那是民间信仰,在佛法里是没有这种禁忌的。皈依了三宝的人,便 有四大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助念是去念佛,不仅善神 护持,也得龙天护持。所以不必顾虑民间信仰的禁忌。
75.1.25.讲於农禅寺念佛会助念团.钱果苏整理
附录一:福慧念佛会唱诵内容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绕念数匝,再转四字佛号,归位毕坐念,止静)
三皈依
自 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 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 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活动
时间:每星期六晚上七时~九时。 内容:一般念佛的基本行持,指导修行的开示,及会员的修行体验、灵 感。 地点:台北市北投区大业路65巷89号农禅寺(TEL:893-2783. 894-8811) 交通:公车217、218、266、269、302,指南2及新店客运(新店-淡海 ),於「大业路一」站下车。
附录二:农禅寺佛七规矩
一、殿堂
1. 七日内禁语,不得阅读、会客、收发电话及信件。
2. 每晨四时半起香,行者须事先进殿堂肃立等候,不得迟到,迟到者 应自动跪香。
3. 进出殿堂须事先问讯礼佛,问讯时弯腰过半,不得过与不及,他人 礼佛时,不应由头前经过。
4. 绕佛次序:(在家众不搭衣)未穿海青者垫後,男众在前、女众在 後。
5. 不得在佛殿穿脱海青,不得逗留佛殿看油灯。
6. 绕佛时,不得前後远隔距离,念六字佛号时两手平放在肚脐上三公 分处;四字佛号则两手合掌於胸前。
7. 唱诵本应两手捧之,不能卷摺及放在垫子、蒲团上面。
8. 唱念须合声装严,注意整齐,不得怪腔异调,不得高低嘶喊或闭口 默声。
9. 共修时间不得手捉念珠。静坐时男众拖鞋放在自己坐垫的右边,女 众则放在左边。
10. 止静时昏沉,请自动下座至指定地点拜佛,或自动请香板,但不得 擅自出堂。亦不得弄出声音妨碍他人。
11. 凡参加精进组者,个人每天固定功课:拜佛三百拜(各自利用休息 时间),开大静前如未拜满者应自动跪香,并於补足後方可入睡。
二、生活起居
1. 起床盥洗,启闭门户,须轻声,以免扰众。
2. 用斋时,不得嚼食出声,碗、筷、匙等不得碰击出声。应常视己碗 ,挟面前菜,不应左右顾视,专挑美味捡食。食毕安详默念佛号, 等候结斋。
3. 随手熄灯、关水,节省用水,洗浴时不得恣意久洗,妨碍後人。浴 後请收拾乾净,免後人生恶。
4. 持午者,於第七支香结束後,可自行先去洗浴,但浴後切勿忘记自 己的工作。
5. 工作时禁语,除职务必要时,宜简短轻声交代。
6. 随喜参加者,於绕佛时方可进入。在殿外等候时应随声 默念佛号,切勿闲谈。
7. 寮房禁语;空闲时除规定时间,不得进寮房。
8. 须尊重、服从纠察师及护七人员之指导与纠正。
9. 休息时间自修不可出声念佛,只可默念。